多措并举,减少抗菌药物使用,实现绿色生态生产
为切实加强兽用抗菌药综合治理,有效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整治兽药残留超标,全面提升畜禽绿色健康养殖水平,农业农村部制定了《全国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方案(2021—2025年)》。国家梅山猪保种场根据《方案》要求,积极落实,多措并举,树立健康养殖、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理念,从“养、防、规、慎、替”五个方面,建立完善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管控措施、狠抓落实落地,提高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防护水平,推动实现本场养殖减抗目标。
重视养防结合,尽最大努力为梅山猪建立良好的养殖环境,适宜的温湿度,保障不同猪群健康生产。使用益生菌制剂、植物酶除臭剂从源头控制氨气等有害气体的浓度,改善舍内空气质量,促进猪群健康水平,有效降低梅山猪呼吸道疾病。给予符合梅山猪生长特点的全价饲料,保障猪群营养均衡,提高猪群抵抗力;严格落实生物安全制度,做好主要疫病计划免疫工作和效果评估。根据猪场疫病防控实际情况,推进主要疫病净化工作和无疫小区建设。定期开展猪场人员、车辆、内外环境和猪群的消毒灭源,从源头减少病毒性、细菌性等动物疫病影响。
规范审慎使用兽用抗菌药。严格执行兽药安全使用各项规定,严禁使用禁止使用的药品和其他化合物、停用兽药、人用药品、假劣兽药;严格执行兽用处方药、休药期等制度。对症治疗、用法正确、用量准确,实现“用好药”。落实执业主管兽医治疗意见、药敏试验检测结果等,精准选择敏感性强、效果好的兽用抗菌药产品。饲养员与兽医联动,早发现、早隔离,增加动物个体精准治疗用药,减少动物群体预防治疗用药,实现“少用药”。
积极应用兽用抗菌药物替代产品。积极开展本场兽用抗菌药物使用量大的群体排摸梳理和产生原因的分析鉴定。经过梳理,猪场兽用抗菌药物使用量最大的两个群体是保育阶段的腹泻防治与肉猪阶段呼吸道疾病的防治。针对这个情况,猪场采取保育阶段益生菌饲喂,试验结果成效显著,日增重、个体重显著提高,一直困扰的腹泻得到有效控制,可替代抗菌保健药物;肉猪呼吸道疾病防治采取源头改善提高舍内空气质量,使用益生菌制剂和植物酶除臭剂,源头分解氨氮有机物,给予猪群良好的生存环境,有效控制猪群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加强猪群健康巡查,早发现、早隔离,精准治疗,实现“用好药”“少用药”。
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永远在路上,国家梅山猪保种场将秉持绿色健康生产的理念,从科学饲喂、疫病防控、疫病净化、消毒灭源、产品替代等多方面实践,促进猪群健康,实现抗菌药物减量化与畜禽产品绿色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