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地方种质资源—梅山猪
近日,解放日报、东方城乡报记者来梅山猪保种场实地采访优质地方种质资源—梅山猪保护与开发利用情况。
梅山猪以高繁殖力、肉质优良、良好母性闻名于世。在非洲猪瘟防控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梅山猪保护工作日益受到政府、社会的关注。近年来,在保护工作开展的同时进行了适度开发,将优质杜梅二元猪逐步推向市场,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销量逐年递增,产业初具规模。梅山猪这一优良品种重新焕发活力,形成了保种与开发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保种价值凸显。
目前梅山猪保种场根据保种方案每年纯繁60胎、选留8个家系公猪12头,母猪60头,保证遗传资源不丢失、种质特性不改变、经济性状不降低。另外建立6个家系齐全的备份群、建立组织、胚胎、冻精等遗传材料基因库,降低保种风险。
开发利用上采取“种源、商品猪养殖、屠宰营销”全产业链合作模式,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标准化养殖,标准化屠宰加工,扩大品牌宣传推广,建立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区域公共品牌。产供销齐头并进,逐步壮大产业规模,让“嘉定梅山猪”地理标志产品成为上海的一张特色“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