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噪除味、防治污染,嘉定多措并举做好梅山猪保种场环境治理
既要保护种源、做好稳产保供,又要减少因饲养梅山猪而产生的异味,如何做到?嘉定梅山猪保种场通过建立环境缓冲带、加强粪污源头治理、设置除臭降噪设施、控制养殖规模、强化环境监测等,多措并举,确保环境不断改善,推进建设环境友好型现代化保种猪场。
加强内部管理
增加隔离措施:场区建设物理屏障,减少对周围村民的影响。在靠近村民居住区的一侧,扩建11米宽的绿化隔离带,使养殖区域距离村民居住区增加了20米,实际达到130米;在靠近村宅一侧新建高3.5米、长377米高隔音墙,筑起隔音屏障。
进行科学饲养:继续在生猪饲料中做好益生菌和降低氨气排放的饲料添加剂工作,猪舍水泡粪池提前撒布高效低毒灭蚊蝇泡腾片,有效杀灭蚊蝇幼虫与控制蚊蝇的滋生。
加强粪污源头治理:充分发挥区绿色种养循环农业项目,粪污池按照要求全部加装封闭设施,定时清除舍内粪污,减少有害气体产生与排出量,降低环境污染。积极做好源头粪肥发酵,符合有机肥标准,按农事需要还田资源化利用。
引入高科技治理:按照市农业科学院环境所提供的除臭降噪方案,核心区域所有猪棚安装除臭降噪设施,除臭降噪效果明显。
继续严格控制养殖规模
梅山猪保种场进行改造,对老旧设施、设备进行更新优化;同时设置核心场和扩繁场两个区域,在满足种质资源保护的前提下,继续控制好梅山猪饲养规模,目前仅在核心场圈存生猪2700头,且核心养殖区距离村民住宅较远。
持续做好环境监测
通过环境监测警钟长鸣,不断改善提升治理手段。在环保部门对梅山猪保种场多次检测数据均达标的基础上,在特殊气候条件产生时,及时前往农户家中进行换位体验,进一步做好监测工作。通过每季度的第三方检测,目前梅山猪保种场的气体和噪音均符合排放要求。
积极探索养殖场环境治理新机制,嘉定梅山猪保种场把各项措施抓好抓细抓实,助推嘉定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