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提高农民素质 帮助农民增收 建设农民田间学校

来源:徐行镇 作者: 发布时间:2019-10-12 13:25:01 点击数: 【字体:

根据市农广校农民田间学校管理办法的要求,徐行镇去年建成嘉定区首个围绕蔬菜生产的农民田间学校。这所农民田间学校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以启发、参与、互动为特点,引导并组织农民参与讨论、分析、研究,最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农民素质,帮助农民增收。

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情况

不同于大多数较简陋的农民田间学校,这所学校硬件设施完善,不仅配备了容纳学员40人的专业培训教室,具备可供实践教育的实验实训场所,还添置了电脑、投影等先进教育设备。教室内还添置了书架,摆放着农民们最感兴趣的各类农业书籍,成为与农民们“心贴心”的田间学校。

学校制订落实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培训工作规范和培训管理制度,在区农技推广中心的大力支持下,组建了农技专家、农民师傅、教育管理人员师资团队。针对合作社实际需求导向,制订培训活动程序。一是需求调研,重点针对土壤改良解决蚯蚓养殖存在的困难,改变传统耕作观念,加快机械换人步伐。二是培训方法,实行了田间为课堂、参与式、启发式、互动式培训、组织学员外出观摩等形式。三是加强学员管理,了解学员需求,明确培训目标,学校为学员们发放校服,培训时统一着装,明确各项培训要求,确保培训质量。

学校全年开班学员36人,授课时间80小时,出勤人次345人,出勤率96%,聘请10名农技专家前来讲课。

5d367e27da9e46d68afc36c70d001954.jpg

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成效

新品种、新技术应用:根据市2018年设施菜田土壤保育和改良实施意见,将增施微生物菌肥和土壤改良剂等技术列入培训科目,在市农技中心的支持下,对22个微生物菌剂、菌料品种,学员一同参与进行单栅跟踪试验。根据不同的品种试验效果,针对面上土壤结构状况进行了推广应用。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提高了土壤地力和可持续生产能力,减少了单位面积化肥投入量,促进了蔬菜正常生长,改善了蔬菜品质,实现农民增产增收。

土壤改良蚯蚓养殖:通过专家讲课指导实训,学员首先思想上提高认识,技术上掌握了饵料制备、种苗投放、养殖过程管理等五个关键步骤。至2019年5月,合作社分批完成养殖面积84亩,改善了土壤团粒结构,解决了土壤盐渍化和土传病害的发生。市、区分别在基地召开现场交流会,相关区、镇组织农户前来基地交流工作,市、区电视台也相应作了采访进行宣传报道。

新装备推广:通过培训学员加快提升机械效应,推进水肥一体设施,水溶肥应用率达到了100%,降低了化肥使用量,基地在2018年列为上海市蔬菜生产机械化示范单位,蔬菜机械化设施达到80%(深耕机、灭茬机、起垄复膜机、小粒播种机、撒肥机、智能化植保机等)。

3e48cfd112d74fc59560f77ca31c5142.jpg

农民田间学校取得荣誉

在市2018年农民田间学校“一校一案”评比中,荣获一等奖;2018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36人,被评为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优秀农民田间学校;2019年正在推介申报全国示范性农民田间学校。

田间学校开班以来,接地气,送民需,授知识,提技能,真正成为了农民们的贴心学校,服务农民,提高农民素质,为绿色田园建设助力。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