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区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科教兴农战略不是一句空话,今年,嘉定区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着力提高农民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为重点,在全区范围,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今年,嘉定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收获颇丰,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42人,新型职业农民继续教育247人,年度完成各类单项技术培训3350人次,共认定新型职业农民246人。
硬件配齐,保障培训场所。
全区共建立市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教学实训示范基地3个、市级农民田间学校7家,运用“课堂授课+基地实习”、“田间学校教学模式+生产指导”等形式,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用性。
深入调研,完善培训计划。
结合嘉定区生产实际情况及农民培训需求,编印《嘉定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指南》、《嘉定区农民田间学校学员手册》。
精心建设,打造师资队伍。
培训基地根据不同产业要求,组建了由近50名“区县教师+外聘专家+特邀专业领域专家”组成的师资团队。
各部门通力合作,培训工作有序开展。
嘉定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坚持培训与时势发展相结合、专业技能与行业视野相结合、培训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培训效果。
嘉定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根据产业特点,结合农时需要,邀请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专家分别对“水、种、防、管”等水产养殖过程的重要环节进行授课。
嘉定区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全年培训不仅设置有涵盖信息进村入户益农信息平台的操作培训,还有人工智能与智慧农业、从互联网+时代到智能+时代、语言的艺术等课程。
嘉定区农机技术推广站采用“教室授课+现场实训”、“外出考察+交流指导”等培训形式,打破培训“一成不变”的模式,在培育过程中让更多的“土专家”、“农村工匠”参与其中。
嘉定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粮食、草莓、哈密瓜、葡萄、蔬菜等作物上开办“农民田间学校”,创新开展理论知识竞赛、职业技能大赛、评优评比品鉴活动、微论坛、优秀农民评选表彰、优秀农民典型宣传等“六个一”特色活动,着力提升培训实效。还与宝山、金山农广校进行联合办学模式,挖掘资源优势。
今年,嘉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取得了实质实效。嘉定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农民田间学校零距离为农服务案例》被中央农广校评为100个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典型案例之一。上海缘菊粮食果蔬专业合作社被中央农广校评为100个全国示范农民田间学校之一。组织农业企业及合作社参加第三届全国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上海市选拔赛,上海爱盛科技有限公司获得市一等奖。组织农民参加上海市新型职业农民乒乓球邀请赛获得团体第4名、上海市第四届新型职业农民农耕运动会获一等奖金穗奖。组织遴选第5期青年农场主3名和农业职业经理人3名。组织新型职业农民参加全市高职扩招报名,其中4名新型职业农民已被上海市农林学院录取。组织推荐农民参加上海市优秀农民工及农民工先进个人评选,贾玉海获评上海市农民工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