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便民服务>实用技术>农业机械>详细内容

稻秸秆机械化还田怎么做?

发布时间:2020-10-27 14:21:23

一、主要特点

(一)秸秆生成量大,机具配置要求高。近年来,随着水稻产量的提高,秸秆量也大幅增加,导致秸秆切碎和还田机械负荷加大,动力消耗和机具配置要求也相应增加,综合作业成本提高。

(二)土壤湿度大,还田作业难度高。稻茬田湿度大,且秋收期间常遇连阴雨,不利于农机作业。特别是地势低洼地区土壤粘性强,机械还田作业难度加大。应因地制宜合理选用稻秸秆还田工艺,提高作业质量和效果。

二、技术方案

稻秸秆机械化还田应结合机具配置情况、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种植特点等因素,因地制宜选用秸秆还田技术路线,明确秸秆还田主要模式,完善和细化适合本区的技术方案,推广应用高效作业新机具。

(一)犁耕深翻秸秆还田作业

1.技术路线:稻田控水降渍→联合收割机适时收获、秸秆切碎均匀抛撒→犁耕。

2.作业要求:收割水稻时秸秆切碎、匀抛,秸秆长度≤10cm;耕深≥22cm,碎土率≥80%,秸秆覆盖率≥80%。

3.机具配备:联合收割机配备秸秆切碎抛撒装置;根据铧犁数量和土壤情况配备相应的动力;1LS-525五铧犁,1LY-325圆盘犁,1LYQ-1230驱动圆盘犁等。

(二)机械粉碎秸秆还田作业

1.技术路线:稻田控水降渍→联合收割机适时收获、秸秆切碎均匀抛撒→机械粉碎秸秆及留茬→犁耕。

2.作业要求:收割水稻时留茬高度在25cm以上、秸秆切碎、匀抛;粉碎秸秆保持甩刀高速旋转并贴近土表,确保灭茬和粉碎达到较细程度。

3.机具配备:联合收割机配备秸秆切碎抛撒装置;甩刀式秸秆粉碎机;铧式犁等。

三、其他技术要点

(一)机收前10天左右断水,遇雨及时排水,确保旋耕作业时土壤含水率≤25%、犁耕作业时土壤含水率≤35%。

(二)机具作业时,根据田块的具体形状确定作业路线,尽量避免重耕、漏耕,减少小角度转弯次数。

(三)其他种植绿肥的田块,必须健全沟系,排涝降渍,遇阴雨天气及时排出田间积水。

来源:农机站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