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便民服务>实用技术>畜牧水产>详细内容

秋冬季节水产如何养殖?

发布时间:2019-11-27 09:30:12

秋冬季节是水产品育肥与收获的重要季节,加强这一时期的饲养管理对池塘最终的养殖产量与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适量投饵

秋季水温逐渐转凉,当水温仍在18℃以上时,鱼体生长速度依旧较快,鱼体增重也很明显。当水温在20℃时,鱼病的高发季节已经过去,可适当加大投饵量;当水温低至16~18℃以下时,应该严格控制投饵量,以免浪费饲料及老化池塘水质;在阴雨天、气压低或有异常情况时,不投饵、不泼洒药物,以免浪费和引起不良反应;当水温低于15℃时,可不投饵,但要视具体的水温情况而定,如连续数天都是晴朗天气,应适当投喂,以免鱼类掉膘、减产。

2.调控水质

在有水源的养殖池塘环境条件下,尽可能地做好注换新水工作,否则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因为池塘内的水体经过一个养殖周期的使用,其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有机碎屑、水产品的粪便大量存积,水质已老化与变质。

注换新水后,池塘内养殖品种会有一个质量的提升。对无换水条件的养殖池塘而言,应该做好定期的消毒和防病工作,可以采用泼洒药物与有益菌来改良与中和水质,直至整个养殖周期结束。

3.管理工作

秋冬季是水产品的收获期,待池塘空池后,应该充分利用池塘闲置期,及时排干池水,消除淤泥、风化、冻融、日晒池底。待清理、消毒与整修工作完成后,可有效抑制和杀灭池中残留的病原体与有害微生物,改良池壁与池底土壤。

秋冬季池塘干露后,可种植植物,这样更有利于改善池塘底质的土壤,吸收与转化土壤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物质,改良土质为来年的养殖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养殖基础。

来源:上海12316三农服务热线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