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便民服务>实用技术>畜牧水产>详细内容

福寿螺的防控和灭杀方案

发布时间:2020-06-29 15:25:00

根据福寿螺生物习性和生长规律,应采取多种防控措施综合施策,以取得高效的防控效果。

一、河道、沟渠等发生区域

1.对河道、沟渠等发生区域,组织开展人工捡螺、卵块铲除工作。

2.加强河道清洁管理。定期清除岸边螺卵和漂浮水草,防止卵块和成螺、幼螺随水草漂移传播。

3.在河道中采用天敌引入技术,按照河道生物种群结构适度投放本地鲤鱼、青鱼、河蟹、中华鳖等,对福寿螺种群或螺卵进行控制。

4.福寿螺发生区的河道淤泥不得运到其他河道处进行落干。

5.在农田灌溉和河道开闸上严格把好进排水关,设置拦截网,避免因灌溉或进水时外河中的福寿螺进入。

二、农田发生区域

1.农田发生区域,利用水旱轮作自然灭螺,旱作期1个月以上可以有效杀灭田间残留福寿螺;或者在水稻生产前期,即在螺卵盛孵期,利用幼螺抗性差的特点,稻田适当脱水露田几天,以消灭福寿螺幼螺。

2.在农田中人工插木桩、竹片等方式引诱福寿螺产卵并集中铲毁。

3.选择针对性防治药剂诱杀成螺。当稻田每平方米有2~3头螺以上时,可用药防治:

(1)在水稻移栽前7天,每亩撒石灰25kg,或移栽前3天每亩用5%阿维菌素乳油100mL对水15kg喷雾防治,施药后保持浅水3~7天。

(2)稻田搁田期间,每亩施用6%四聚乙醛颗粒剂(密达)0.5~0.75kg,拌细沙土5~10kg撒施,施药后保持3~4cm水层3~5天。

(3)稻田附近沟渠可每亩均匀撒施茶籽饼10kg灭杀福寿螺。

4.在稻田、水产养殖池塘主要进出水口设置拦截网,防止福寿螺扩散。

5.冬季时,可排干闲置水田,修整田埂,铲除田边杂草,结合冬修水利,整治沟河渠道,清理畦边杂草,破坏其越冬产卵场所。

6.加强检疫监控管理,未发生区禁止人为引入饲养,对发生区则要防止人为向外扩散。

农田发生区域建议多采用物理或生物方法进行防控,尽量减少用药。

三、福寿螺灭杀措施

福寿螺:福寿螺可交农业部门集中处理或按要求就地无害化处理。将捕获的福寿螺敲碎、剁碎、开水烫煮或石灰水浸泡等方式灭杀后深埋或者作为湿垃圾处理。

福寿螺卵块:利用铲子、火钳、小网等工具,摘下成螺和卵块,分开放入袋中或桶中。将捕获的卵块进行集中捣毁(确保每粒卵破碎)、深埋、焚烧或者作为湿垃圾处理。

来源:畜牧水产办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