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便民服务>实用技术>畜牧水产>详细内容

蓝藻发生的原因及防控措施

发布时间:2021-09-08 15:15:04

蓝藻在自然界分布很广,是最原始,最古老的藻类。喜欢生活在有机质丰富且pH值较高的水体中,喜高温。按照危害性的大小,大致可以分为微囊藻、螺旋藻、项圈藻、颤藻,其中以微囊藻的危害最大。微囊藻习惯称作蓝绿藻,夏季高温季节大量繁殖,在水表层形成一层厚厚的类似于油漆状的物质。

蓝藻一旦成为优势种群,温度越高繁殖越快。由于蓝藻的过度繁殖,抑制了其他藻类的繁殖,死亡个体分解也可产生生物毒素,即蓝藻素。蓝藻素数量多时可直接造成养殖对象的中毒死亡,甚至危害人体健康。光合作用强烈,引起水体的pH值急剧升高,pH的上升又进一步促使其繁殖,所以形成恶性循环。而且,当蓝藻大量死亡后,发出一股难闻的腥臭味,消耗大量氧气同时分解产生大量毒素。以上几点会造成养殖动物的食欲降低,免疫能力下降,并且由于大部分蓝藻的外层都有一层胶被,不易消化,鱼虾误食后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极大增加了患病的概率。蓝藻水华出现时,水面被厚厚的蓝绿色湖靛所覆盖,被风吹到岸边堆积,不但会发出恶臭味,影响饲养管理,对水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绿色水产品养殖的目标将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蓝藻发生的原因

1.养殖户为了提高产量,增加水产品苗种放养量、投饵量,只注重产量,而不注重水生植物的人工栽培和资源保护,造成养殖水体富营养化,水色呈“绿豆汤”色。池底沉积大量淤泥,又黑又臭,污染环境,造成“光水塘”,也称养殖水体“荒漠化”。

2.水温:蓝藻的生长速度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加快。在常温条件下,一些有益的单细胞藻类生长速度并不比蓝藻慢,只有当气温达到20℃以上,蓝藻的生长速度才会比其他藻类快。所以受其他藻种的生长制约,蓝藻并不可能在常温条件下大规模爆发,只有进入高温季节,蓝藻的生长速度优势才会体现出来。所以温度是发生蓝藻的主要因素之一。

3.养殖水体富营养化及氮磷比例失衡:进入养殖高峰期后,养殖水体中富营养化,养殖生物自身的排泄物、残饵对养殖水体也是一种污染。过去往往忽略了养殖生物的自身污染,所以不经常换水的池塘中往往更容易发生蓝藻。

防控措施

1.换水。定期换水的处理方法对于较小水面的池塘来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经济上可行,操作管理也方便。

2.控制水体富营养化采用生物及化学方法,有效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以达到间接抑制蓝藻的繁殖同时杜绝生活污水进入池塘,以消除有机磷对水体的影响。蓝藻大量繁殖时,水体氮磷比例严重失调,一般鱼塘里都是缺少无机磷,通过泼洒无机磷改变氮磷的比例,加快培育绿藻和硅藻等有益藻类快速生长成为优势藻种来有效抑制蓝藻的生长。通过定期泼洒孢芽杆菌消耗水体中的大分子颗粒,吸收过多的营养,与蓝藻竞争营养。

3.生物生态修复法。生态法就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将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应用于水质净化。在养殖水体内利用藻类作为浮游生物的食物,浮游生物又供作鱼类的饵料,使之成为菌-藻类-浮游生物-鱼虾蟹的生态系统。充分利用自然净化与水生生物系统中各类水生生物间功能上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来净化水质。如果池塘没有水草,结合投放一些浮萍效果更好,浮萍浮在水面抑制蓝藻光合作用,吸收水体中营养。但应注意,在引进水生生物时应控制水生植物的种植密度,以防过度繁殖,适得其反。

来源:水产站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