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便民服务>实用技术>畜牧水产>详细内容

真鳄龟

发布时间:2025-08-21 14:26:55 点击数: 来源:水产站

真鳄龟(学名:Macrochelys temminckii)是鳄龟科、大鳄龟属爬行动物,是集龟和鳄鱼于一身的龟类,其长相酷似鳄鱼,但它保持了原始龟的特征,故名。

学名:Macrochelys temminckii

别名:大鳄龟、鳄鱼咬龟、鳄甲龟、鳄龟

体长:50-80厘米

分布:真鳄龟主要分布于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主要分布于美国堪萨斯州、艾奥瓦州和伊利诺伊州的密西西比山谷南部、乔治亚州东南部沿岸平原及佛罗里达州北部至得克萨斯州东部。1998年中国开始少量引进。

栖息地:多栖息于河流、湖泊、池塘及沼泽中,喜伏于水中的泥沙、灌木、杂草中。

适温:27-30℃

寿命:60-80年

保育状况:濒危(EN, Endangered)(IUCN红色名录)

能否冬眠:真鳄龟具有冬眠的习性。在自然环境中,当水温降至15°C以下时,它们会开始逐渐进入冬眠状态,10℃以下进入深度冬眠。

 d1a6577ad7b64253b9f37869c5376d78.jpg

外形特征:

真鳄龟保持了原始龟的特征,嘴巴、背甲盾片、红舌都很奇特。外形酷似鳄鱼,头呈三角形,较大,最宽处约为背甲宽度的一半;嘴巴前端的上下颌呈钩状,似老鹰嘴一般,锋利无比,可咬断人的手指;口列成“∧”形,张开其大。真鳄龟体大,背甲长达约31英寸,体重可达200磅。背甲盾片呈棕褐色,13块盾片就像13座小山连绵起伏,呈纵横3行排列,背甲的边缘有许多像锯齿状的突起,眼睛长在口的两侧,小而有神,头和颈上有许多肉突。腹甲较小,呈“十”宇形。它的舌上长有一个鲜红色且分叉的蠕虫状的肉突,通过中间的圆形肌肉与舌头相连。两端能够自由伸缩活动。尾又细又长,长度约为背甲长的0.8倍(稚龟尾更长,为1.5倍以上),坚硬得像钢鞭一般,尾近基部生有3纵列小丘状角质突起。其颈不像蛇鳄龟那样长,但亦较粗且生有许多肉质突疣。四肢较粗壮,趾间均生有蹼,利于游泳爬行。与其它龟不同的是它的头和脚不能缩入壳内。

 

生活习性:

真鳄龟通常生活在河流、湖泊、池塘及沼泽中,喜弱光畏强光,喜静怕惊扰,喜温惧寒,喜群聚。喜欢白天在水中,伏在木头或石块上,有时也漂浮在水面有时四腿朝上,背甲朝下,头却朝上露出水面。当漂浮在水中时,借助其背甲上保护色,像一块烂木头漂浮在水中,很不容易被发现。它们很少到陆地上活动,只有在繁殖季节,雌龟才会爬上岸,选择适合的地方产卵。

 

食性:

在自然界,捕食鱼、蛙、蛇、蜗牛、虫类、蛤、虾、水鸟及各种水草;人工饲养下则吃牛肉、猪肉、鱼虾、家畜内脏等,但最适合的饲料为专用况性或浮性配合饲料。摄食时间多为光线较弱时,夜间亦捕食。它们还会吃下包括其他龟在内的任何能捕捉到并吞得下去的东西。真鳄龟的舌头上有一个独无二的粉红色的结构,活像条蠕虫。它们会静静地躺在水底,张大嘴巴,抖动起“鱼饵”来吸引猎物。真鳄龟的捕食本领十分出众,每当发现水边有饮水的小动物时,真鳄龟就会突然甩起尾巴,将猎物打晕,然后拖入水中慢慢享用。

 

饲养环境:

饲养真鳄龟需要大缸饲养,此外,真鳄龟高度水栖,属于深水龟,不喜欢晒背,需要准备一个充足的水体环境,由于鳄龟体型庞大,缸要宽广些,真鳄龟是深水龟,它们在水域中喜欢深水区域,因此饲养时需要确保适宜的水深,应达到它们背甲高度的2-3倍比较适合。

 

繁殖习性:

在美国分布于自然界里的真鳄龟一般在2-5月份交配,产卵期在4-7月份,产卵地点离水较远,有的在50米以外。每次可产30-120枚卵,卵呈球形,白色,直径30-51毫米,具坚硬圆滑的蛋壳,自然孵化期100-140天。刚孵化出来的幼龟约4.3厘米,它的尾巴比身体要长。幼龟的生长速度十分惊人,一年便可长到2千克,3年后,幼龟便开始性成熟。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1996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易危(VU)。

2023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濒危(EN)。

濒危原因:

由于过度捕捉和贩卖,真鳄龟正濒临灭绝。世界野生生物联盟报告显示:在濒于绝种的世界珍稀生物排名中,真鳄龟名列第六位。北美真鳄龟早已成为世界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红皮书名录中的重要成员之一。

保护措施:

加强对鳄龟栖息地的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禁止非法捕猎和破坏。其次,要加强对鳄龟的科学研究,深入了解其生态习性、繁殖规律等,为制定更有效的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分享到:
来源:水产站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