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便民服务>实用技术>种植业>详细内容

当前食用菌生产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16-01-14 10:20:00

   进入1月份后,温度急速下降,对于食用菌生长是个不小的考验,菇农一定要合理安排,抓好管理,升温保湿却保证食用菌正常生长。现提出如下技术措施:

  1、提高菇床温度,创造出菇条件

  冬季寒冷,只能靠自然气温,结合人为地调节提高温度。香菇大棚揭去棚上的遮盖物,菇床上的薄膜除采菇须揭开外,其余时间都要罩紧;平菇大棚把棚上的遮盖物摊开;双孢菇大棚在棚的外表再覆盖一层薄膜。白天靠自然阳光的照射及菌丝自身的生物热量来保持菇棚内的温度,晚上棚外加盖遮阳网或草苫防冻防霜。一般采取以上措施后,棚内温度能提高5℃~10℃,可保证食用菌在寒冷的冬季仍能正常出菇。

  2、补水控湿,保暖防寒

  香菇、平菇经发菌和秋季生长,菌棒失水较多,只有原重的50%~60%,这时应及时补水。补水前敞开棚门通风3~4天,补水时用注水针刺入菌棒内,借助水泵的压力,使菌棒在短时间内吸足水分,水源以井水为宜。喷水的原则:喷雾状水,菇多时多喷,菇少时少喷,蕾期多喷,采收期少喷。双孢菇冬季基本不需进行补水。

  3注意通风换气,避免北风袭击

  菇蕾生出后,呼吸旺盛,如果空气不流通,二氧化碳沉积过多,就会抑制子实体的形成与生长。通风换气掌握在气温较高的中午前后进行,时间10~20分钟。进出棚内操作,从棚的南侧进出,防止干冷寒风袭击。

  4食用菌防寒防冻措施

  下周气温将跌破冰点,菇棚(房)保温、防止菌丝体细胞结冰,避免造成机械损伤是当前食用菌防寒防冻工作的重点。

  (1)立即停止喷水,尽量保持料面干爽。因低温时食用菌菌丝体都进入冬眠状态,喷水容易死亡。

  (2)加强菇棚(房)保温管理。可以在大棚内扣小拱棚;棚外加盖薄膜、草帘等覆盖物等保温除湿。棚内底部用塑料薄膜作围裙,以减少底部的冷空气侵袭;堵塞缝隙,尽量减少缝隙散热;在大棚北面用作物秸秆堆成防风障,挡风防寒;减少进出菇房的次数,这样可使菇棚(房)内比外界的温度高3-5℃,基本可以保证维持菌丝的活性。

来源:农技中心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