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区小麦、油菜、绿肥越冬期管理技术意见
今年“三秋”期间,出现历史罕见的持续阴雨天气,水稻无法及时收割腾茬,造成小麦、绿肥、油菜适期播栽面积大幅度下降,据冬作统计,我区小麦适期播种面积仅占播种面积的12.66%,小麦生产形势严峻。同时,由于田间湿度大,气温降低,管理措施无法及时到位,对小麦、油菜和绿肥生长十分不利。
一、基本情况
我区小麦种植面积4.1708万亩。其中压板麦占5.87%,浅耕麦占91.9%,条播麦2.23%。油菜种植面积3329.2亩左右,其中移栽油菜占56.71%。绿肥播种面积1.54609万亩左右,其中蚕豆占31.34%,紫云英占29.66%,黑麦草占39%。
二、秋种基础和特点
1、小麦品种不断优化。我区推广种植“扬麦11号、扬麦16号、扬麦20号”等优质高产大穗型品种,重点示范种植“罗麦10号”、“华麦5号”等高产新品种。据冬作统计,扬麦系列品种的推广面积占86.2%,“罗麦10号”占5.22%,华麦5号占3.01%,其它品种占5.57%。
2、小麦、绿肥适时播栽面积大幅度下降。小麦:11月15日以前适期播种面积占12.66%,比去年同期下降61.08个百分点;绿肥蚕豆:11月10日前适期播种面积占30.96%,比去年减22.96个百分点,蚕豆田间积水较多,烂籽情况严重。紫云英:播期正常,但由于水稻不能及时收割腾茬、田间积水较多,死苗严重。
3、基肥施用面积比例低。今年小麦基肥的施用面积比例为93%,比上年减7个百分点,绿肥紫云英和黑麦草基肥的施用面积比例为12.76%和18.89%,绿肥蚕豆几乎不施基肥。
4、沟系配套率低。小麦、绿肥田间开沟配套率分别为95.92%、 87.55%。
5、化学除草面积降低。由于播期推迟,播后温度较低,根据冬作统计数据,小麦化除面积比例仅为3.6%,比去年同期减2.83个百分点。
三、下阶段管理措施
今年入冬以来,寒流来临早,麦、油和绿肥管理任务十分艰巨。针对今年秋种的天气特点和在田作物生长情况,冬管应以重施腊肥和沟系配套为重点,狠抓以下几项关键技术。
1、区分苗情,加强管理
小麦:今年麦子播种迟,争取冬前分蘖难度大,应适当增加前期肥料施用量,争取小麦尽快、尽早分蘖。抓住适宜的时机,施好冬腊肥,少量多次,促进小麦苗情转化。
冬腊肥应以复合肥为主,以增强小麦的防寒抗冻能力。未施用腊肥生长正常的小麦田块,应抓紧时间在近期内施用,一般亩施复合肥30公斤或BB肥20公斤。少数播种期早,生长旺的田块少施或不施腊肥。播种期较晚,出苗迟、齐苗晚、冬前生长不足,以及有冻害发生的田块,在施用复合肥的基础上,还应施用一部分速效氮肥,一般亩施用尿素7.5公斤左右,帮助其加速生长。
油菜:根据田间苗情长势施好冬腊肥。冬腊肥应以有机肥或复合肥为主,一般每亩施复合肥25~30公斤。对于长势旺、绿叶面积达到1200平方厘米以上的大苗,应采用多效唑控苗(15%可湿性粉剂50克/亩),防止冻害发生。
绿肥:播种期间“白地白种”的田块补施磷肥。一般亩施过磷酸钙25公斤。
2、立足抗灾,强化沟系配套工作。
麦、油和绿肥均为旱田作物,针对目前田间湿度大,冬作根系生长不良的现状,应积极组织劳力立即开沟。田间湿度大的田块,可先开“十字”沟,接通外围沟,降低地下水位,促进根系生长。待田间墒情适宜时,及时组织人力、落实机械,做好沟系配套工作。已开沟田块应做好沟系的清理、开通、配套工作。沟系配套要求:畦沟深30厘米,当家沟深40厘米,外围沟深60厘米。土壤墒情适宜的田块,应及时覆土,促进生长,保证冬作安全越冬。
3、适时镇压,促进根系生长
秸秆全量还田的小麦田块,表土较松,土壤孔隙较大,透风失墒快,造成麦子根系生长较差,遇低温大风天气易发生冻害和“吊根死苗”,各镇应根据当地实际条件,结合苗情和田间墒情,越冬期对秸秆全量还田小麦田块进行一次全面镇压,促进根系生长,提高麦苗抗寒能力。
4、适时化除,消灭田间杂草。
对于草害严重的田块,应根据植保部门意见,抓住暖尾冷头,在土壤墒情和气温适宜无雨的天气用药开展除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