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药安全使用及残留问题解释
1、什么是兽用抗菌药?
抗菌药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菌药,它能够杀死细菌或阻止细菌生长,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感染。
用在动物身上的抗菌药就是“兽用抗菌药”,常使用的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抗生素,以及氟喹诺酮类、磺胺类、喹恶林类合成抗生素。
2、畜禽养殖中为什么要用抗菌药?
养殖业使用抗菌药的最终目的还是保护人的健康。当养殖动物抵抗力下降时,致病微生物就会使它们生病。若不及时治疗,疾病容易在养殖动物中扩散,严重影响动物健康,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并降低产量。
有时动物生的病还可能传染给人,例如猪链球菌病、猪丹毒等,这些疾病叫“人畜共患病”,对人和动物的健康都是巨大威胁。及时、合理的使用抗菌药,既可以保障消费者健康,也可以保障产品质量,还可以避免经济损失。抗菌药在防治畜禽疾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是当今全球畜禽养殖业大规模、集约化发展的基石之一。
3、为什么有时候需要同时使用多种抗菌药?
有时动物感染了多种致病微生物,一种抗菌药无法起效,不得不使用多种药物。有时两种抗菌药可以联合用药,用更少的量就能实现更好的抗菌效果,同时降低或避免毒副作用,最典型的例子是青霉素和链霉素联用。
多种抗菌药的联合用药协同效应,可以避免或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当然,多数情况下只需用一种抗菌药。
4、什么是兽药残留?
畜禽使用兽药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有可能蓄积或留存在肉和内脏或者进入奶、蛋等畜禽产品,这些进入食品的兽药及其代谢产物就是兽药残留。
5、兽药在动物中的残留和消除过程是怎样的?
兽药在动物体内会经过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吸收”、 “分布”是药物进入动物体内发挥作用并残留的过程。“代谢”、“排泄”是药物从动物体内清除的过程。在规范使用的情况下,绝大部分药物被代谢和排泄掉,在动物体内的残留水平很低。
6、什么是休药期?
“休药期”(Withdrawal Time, WDT)是指从动物停止用药到允许上市销售的间隔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动物体内的药物残留被逐步代谢和排出体外,其残留水平下降到限量值以下,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的安全性得以保障。
不同药物在动物体内代谢的规律不同,因此不同药物的休药期也可能不同。
7、抗菌药残留是否会危害人体健康?
任何物质都需要达到一定的量才会导致健康危害。通常情况下,食品中药物残留的量很低,一般不足以产生健康危害。如果兽用抗菌药残留达到较高水平且长期摄入,可能带来过敏反应、慢性毒性、破坏胃肠道菌群平衡等健康影响。
8、什么是最高残留限量?
最高残留限量(Maximum Residue Limits, MRLs)指动物性食品中规定的药物残留最高浓度,它是基于一套严格且复杂的科学评估程序得出的。由于评估时留下了很大的安全系数,因此按照正常的饮食结构,只要残留不超标,终生食用都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9、我国的兽药残留限量标准情况如何?
我国兽药残留限量标准分为四类:(1)不需要制定最高残留限量的兽药88种;(2)需要制定最高残留限量的兽药94种;(3)可以用于食品动物,但不得检出兽药残留的兽药9种;(4)农业部明令禁止使用的兽药31种,比如瘦肉精。
10、国际上兽药残留标准的情况如何?
目前国际食品法典制定了67种兽药残留限量,并对12个兽药提出了风险管理建议。各国结合本国实际,分别制定了本国标准,例如美国已制定95种兽药的残留限量,欧盟有139种。我国兽药残留限量标准中有98%的可比项目已达到或超过国际标准。
11、为何我国兽药使用量较大?
兽药的总使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养殖规模,因此我国的兽药总使用量必然比许多国家要高。2015年,全国猪肉产量5487万吨,牛肉产量700万吨,羊肉产量441万吨,禽肉产量1826万吨,禽蛋产量2999万吨,牛奶产量3755万吨,年末生猪存栏4.51亿头,生猪出栏7.08亿头。美国的动物养殖规模世界第二,其兽药使用量同样远高于其他国家。当然,我国养殖业也存在一些兽药使用不合理或者滥用的个别情况,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和引导。
12、我国兽药残留的状况如何?
近年来,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不断深入,处罚力度加大,兽药滥用的情况得到一定的遏制,兽药残留的整体状况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