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梅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
发布时间:2016-12-28 16:26:00
蜡梅病毒病是由植物病毒寄生引起的病害。蜡梅上的危害症状一般表现为畸形型:病叶增厚、变小或呈蕨叶状,叶面皱缩.植株节间缩短,矮化,枝叶丝生呈丛簇状。
发病特点:
蚜虫是植物病毒的主要传播者。高温、干旱、蚜虫为害重,植株长势弱,重茬等,易引起该病的发生,可通过嫁接、修剪等作业时接触传播,也可通过蚜虫、机械传播。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蜡梅。
2、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清除发病蜡梅,积极防治蚜虫,注意除萌、除根蘖、抹芽、摘心、嫁接、修剪等田间操作中手和工具的消毒。
3、实生播种前种子消毒,用清水浸种4小时后捞出放入10%的磷酸三钠液中浸20分钟后洗净催芽播种。
4、发病较轻时可选用新型的病毒病诱抗剂葡聚烯糖或氨基寡糖素来防治。
来源:农技中心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