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虎天牛的发生与防治
发布时间:2017-03-31 15:00:00
葡萄虎天牛又名葡萄天牛,近年在本地发生有明显上升趋势。该虫一般以幼虫蛀食枝蔓隐蔽为害,易造成新梢断落,影响产量。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2~18mm,黑色,前胸红褐色,略呈球形。上密布微细刻点,并着生黑色短毛。翅鞘黑色,两翅鞘合并时,基部呈“×”形黄色斑纹,近末端处有一黄色横纹,腹部腹面有黄白色横纹3条。
幼虫:末龄幼虫体长约13mm,全体淡黄白色,头甚小,无足。胴部2-9节的腹面具有椭圆形隆起。
【发生规律】
上海地区每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葡萄枝蔓内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开始活动,在新梢内蛀食为害,出现大量流胶。有时一根母枝里边有2~3条幼虫,极易折断。幼虫6月上、中旬化蛹,7月中至8月下旬陆续羽化,成虫外出交尾,产卵于新梢冬芽旁侧。卵期约5天,初孵幼虫由芽部蛀入木质部,虫粪充满虫道而不排出枝外,落叶后,叶附近表皮变黑,即是为害处。
【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冬季修剪时,将为害变黑的枝蔓剪除烧毁,以消灭越冬幼虫。
2、人工捕杀:幼虫发生期,根据出现的枯萎新梢,在折断处附近铁丝勾杀;成虫期人工捕杀。
3、药剂防治:幼虫期,可以喷涂强内吸性杀虫剂蛀虫清500~800倍液防治;成虫发生量大时,喷施绿色威雷150~200倍液或20%杀灭菊脂乳油3000倍液。
来源:农技中心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