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便民服务>实用技术>种植业>详细内容

2018年春黄瓜病害的发生趋势和防治预报

发布时间:2018-04-11 15:00:00 点击数: 来源:上海嘉定

       1.病害发生预测依据

据区华亭、徐行、外冈和江桥测报点对部分蔬菜园艺场和蔬菜种植户的调查,结合当前蔬菜种植情况及天气预报综合分析,对黄瓜的病害发生趋势预报如下:

1.1黄瓜霜霉病

今年黄瓜霜霉病始见期为3月16日。全区黄瓜霜霉病株发病率0%~50%,平均株发病率4.43%。 

1.2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今年始见期为3月16日。全区细菌性角斑病株发病率0%~10%,平均株发病率1.43%。 

1.3黄瓜蔓枯病

黄瓜蔓枯病喜高温高湿,目前大多还处于潜伏期,本区于2月26日发现一株。

其他病害定点调查未见发病。

2.病害发生趋势分析

今年春节前多雨雪天气,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1~2℃。多数黄瓜迟播、迟栽,并加上科学的栽培管理,避开阴雨天移栽,使病害总体情况较往年呈偏轻趋势。过去十天降水量偏少,平均气温较往年偏高1~2℃,日照时长比常年减少5成以上。由于仍是早春天气,寒潮来袭不利于黄瓜的生长,消弱了抗逆性,给管理带来了难度,,时而受冻引发菌核病,时而温度过高管理上没有及时开棚,造成高温灼伤、烧叶,引发黄瓜炭疽病、细菌性角斑病;早春还因昼夜温差大,易引发黄瓜霜霉病,该病一旦发生,扩展很快,在条件适宜时,从始见到发病高峰只需2~3天。

据中央天气预报,未来十天,降水量10~30毫米,比同期偏少2~5成,气温明显偏高2~4℃。在4月中旬前,冷空气还会来袭,气温不稳定,黄瓜进入感病生育期,加上植株间的封行造成棚内局部通风透光差、湿度增加,管理稍有不当,环境条件利于黄瓜病害发生发展,即可在短期内进入发病高峰期。据历史数据统计显示,我市多数年份的4~5月间都是有利于黄瓜霜霉病、菌核病、疫病、白粉病的发生与流行,尤其在出现连续阴雨天气偏多时,更会助长病害的发生和蔓延。望各生产单位和各级植保员加强田间巡回调查,及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病害的发生与危害。

3.防治意见

为控制病害的发生,要注意采用农业防治措施,适时通风换气,综合运用各项防治措施,适期用药预防。

3.1  施肥、浇水尽量采用小水小肥,不要大水漫灌,当夜间最低气温不低于12~15℃时,不要全部关闭棚室,要留通风口,以利于降湿控制发病。

3.2  及时清理沟系,确保排水通敞,防止突下阵雨时积水受淹,引发病害。

3.3  定期整技,摘除老、病叶,每5~7天一次,减少田间菌源和易引发病的感病老叶,并带出田外深埋。

3.4  常规化学防治

3.4.1黄瓜霜霉病、疫病:在始见和发生初期开始,每隔7~10天用药防治一次:嘧菌酯、氟菌·霜霉威、烯酰吗啉等,均匀喷雾。

3.4.2黄瓜菌核病、灰霉病:在发生初期开始,每隔7~10天用药防治一次:嘧霉胺、啶酰菌胺等,均匀喷雾。

3.4.3黄瓜白粉病:在发生初期开始,每隔7~10天用药防治一次:嘧菌酯、枯草芽孢杆菌、吡萘·嘧菌酯等,均匀喷雾。

3.4.4黄瓜病毒病:在发生初期开始,每隔7天用药防治一次,盐酸吗啉胍、宁南霉素、吗·乙等,均匀喷雾。同时注意防治蚜虫。

3.4.5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在发生初期开始,每隔7~10天用药防治一次,喹啉铜、噻菌铜等,均匀喷雾。

3.4.6 黄瓜炭疽病:在发生初期开始,每隔7~10天用药防治一次,戊唑醇等,均匀喷雾。

3.4.7黄瓜蔓枯病:查到发病株对病茎用嘧菌酯等涂茎。

为防止过多过频用药,请合理选用农药,优先使用推荐农药品种,注意病害兼治,降低用药成本。


分享到:
来源:上海嘉定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