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情报第八期
水稻穗期病虫发生与防治意见
水稻穗期是多种病虫集中发生与危害的时期,纵卷叶螟、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等相继进入危害、发病高峰。根据当前病虫发生实际情况结合水稻生育进程及近期天气因素综合分析,预计本区水稻穗期病虫总体发生为中等偏重-大发生等级。当前也已进入防治的关键时期,望各镇相关部门加强田间调查,做好宣传发动、技术服务工作,落实防治措施,全力夺取粮食丰产丰收。
一、当前病虫发生动态
1、纵卷叶螟
当前全区六(4)代纵卷叶螟田间赶蛾从8月21日起明显上升,工业区测报点8月21-24日平均日亩蛾量分别为100头、200头、255头、365头,蛾量增长迅速,预计蛾峰还将延续一段时间。8月27日田间普查平均亩虫量0.12万条,最高0.4万条,以高龄若虫为主;平均亩卵量0.93万粒,最高1.2万粒,其中一级卵占16.67%,二级卵占83.33%,预计8月30日后将进入低龄幼虫始盛期,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发生。
2、纹枯病
纹枯病经前期多次防治,田间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不平衡性较大,个别搁田不理想、密度过高、施氮肥过多田块发病较重,若不加以重视,病情还将继续蔓延。近期田间调查平均病穴率8.44%,最高32.5%;平均病株率3.28%,最高19.25%,平均病情指数1.01,最高6.2。观测圃调查病穴率45%,病株率24.44%,病情指数13.98,田间自然发病程度达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
3、螟虫
近期区测报点黑光灯下大螟连续出现,单日诱蛾量1-7头不等,8月17日最高7头;白光灯下二化螟8月17-21日出现一小峰,累计诱蛾量11头。根据历期预测,8月下旬三代螟虫开始孵化,并将持续到9月上旬,卵孵高峰期与我区大面积水稻破口期相吻合,且水稻破口期是蚁螟最易侵入时期,将直接造成白穗,致使水稻减产,防治上需引起高度重视。
4、稻飞虱
自8月中旬以来测报灯下飞虱迁入较少,无明显峰次。经前期防治到目前为止稻飞虱全程控制较好,田间仅有少量发生,8月27日田间拍查平均虫量0.35万头/亩,以灰飞虱、白背飞虱为主,但不排除后期褐飞虱较大量的迁入,请各镇务必加强灯下监测和田间拍查工作。
5、稻曲病
稻曲病的发生与水稻品种、抽穗期间天气和氮肥的用量水平关系密切。根据气象部门预测,近期我区多阵雨天气,对稻曲病发生有利。预计稻曲病为中等偏轻发生,发生程度与历年相仿。
6、稻瘟病
穂颈瘟发生程度主要取决于水稻抽穂扬花期的天气情况,若穗期出现连续阴雨且温度偏低的天气,在感病品种上如南粳46等有发生流行的可能。
7、穗腐病
穗腐病是一种真菌性穗期病害,多种真菌均可引起发病,我区田间菌源充足。其发生程度与穗期降雨量、温度相关,9月上旬至中旬若出现低温阴雨天气,则发生风险大。
8、杂草稻
近期田间调查发现杂草稻在我区稻田发生面积呈明显上升趋势,直播稻田发生尤其严重,望各镇引起高度重视。现阶段杂草稻已开始抽穗,各镇应抓住杂草稻稻穗尚未完全成熟时机,及时组织力量进行人工清除。
二、防治
1、防治意见:主治纵卷叶螟、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稻瘟病、稻曲病等。
2、防治对象:全区水稻。
3、防治时间:第一次:8月30日-9月2日
第二次:第一次防治后7-10天左右
4、防治药剂:第一次:亩用33%阿维·抑食肼可湿性粉剂60克(1包)+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可湿性粉剂100克(1包)+24%井冈霉素A水剂40毫升(1瓶)+40%嘧菌酯可湿性粉剂20克(1包),兑水60公斤喷雾。
第二次:亩用15%茚虫威悬浮剂16毫升(1包)+24%己唑·嘧菌酯悬浮剂30毫升(1包)+60%烯啶虫胺可湿性粉剂7克(1包),兑水60公斤喷雾。
三、注意事项
1、准确掌握水稻“破口期”,在主茎穗进入大肚期进行穗期第一次防治。(第一次防治可以结合破口期进度,适当提前或推迟1-2天)。对易感稻曲病的品种应掌握在破口前5-7天进行防治。
2、抓住适期用药,用足水量,施药时田间保持薄水层,并保水3-5天。
3、早晚施药,确保防效,注意安全用药,防止农药中毒和人员中暑事故。
4、周围有鱼塘和虾塘的地区,禁止田水排入河道。请各镇通知水产养殖户注意防范,确保安全。
5、水稻扬花阶段请各镇通知养蜂专业户注意防范,确保安全。
6、近期多阵雨天气,关注天气变化,抓住雨隙,及时用药。施药后4-5小时遇中-大雨需及时补治。
7、易感稻瘟病品种:如南粳46等在第二次防治时可再加入三环唑类药剂预防稻瘟病(需农户自行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