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草莓灰霉病防治措施
发布时间:2019-02-12 14:10:00
灰霉病是大棚栽培草莓的重要病害。高湿是病害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阴雨天气,如不及时放风,则发病严重。一般11月中下旬即可发生灰霉病,春节后连续阴雨天气,要做好预防工作。
一、发病症状:开花后在叶柄、叶片、花蕾、花、果柄、果实上均可发生,最严重的是果实发病。叶上发病时,产生褐色水渍状病斑。叶柄、果柄受侵染后变褐,病斑常环绕叶柄、果柄,最后萎蔫干枯。果实发病出现油渍状淡褐色小斑点,随之斑点扩大,全果变软,生灰色霉状物。
二、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合理密植,棚内通风良好,雨后注意排水,适时通风,降低棚内湿度。及时清除病残体,将病叶、病果及时摘除,装进塑料袋内,带出棚外销毁。
2、药剂防治
使用木霉菌200-300克/亩,安全间隔期3天;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20克/亩,安全间隔期7天;50%啶酰菌胺水分散剂30-45毫升/亩,安全间隔期3天;400克/升嘧霉胺悬浮剂45-60毫升/亩喷雾,安全间隔期3天。
注意事项:药剂防治以选用生物农药为主,化学药剂轮换使用,同一种药剂原则上一个生长季使用不超过3次;花果期尽量避免用药,采收时注意农药安全间隔期。
来源:农技中心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