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便民服务>实用技术>种植业>详细内容

病虫简报第一期

发布时间:2019-03-14 10:00:00

1、病害发生程度预报

莴苣灰霉病:中等发生;

生菜菌核病:中等偏重发生;

生菜霜霉病:中等偏轻发生;

生菜灰霉病:中等发生;

生菜软腐病:轻发生;

菠菜霜霉病:轻发生。

2、病害发生预测预报依据

据本区华亭、徐行、外冈和江桥测报点对部分蔬菜园艺场和蔬菜种植户的调查,结合当前蔬菜种植情况及天气预报综合分析,对我区莴苣、生菜、菠菜的病害发生趋势预报如下:

2.1 莴苣病害

2.1.1 莴苣灰霉病

今年全区保护地栽培莴苣灰霉病始见期2月18日,较2018年晚11天,当前进入发病始盛期。发病率为0%~10%,平均株发病率8%。今年病情比去年同期略偏重,稍轻于二年平均。

其他莴苣病害未见。

2.2 生菜病害

2.2.1 生菜菌核病

今年全区保护地栽培生菜菌核病始见期2018年12月20日,当前进入发病始盛期。株发病率在2%~30%,平均株发病率为14%。

2.2.2 生菜霜霉病

今年全区保护地栽培生菜霜霉病始见期去年12月20日,早于2018年的2月2日。株发病率为0%~10%,平均株发病率4.5%。今年病情略重于去年,和近二年同期相比重8成。

2.2.3 生菜灰霉病

保护地栽培生菜灰霉病始见期去年12月20日,晚于2018年的2月15日。

今年全区生菜灰霉病株发病率为0%~24%,平均株发病率9%。今年的病情比去年和近二年同期均偏重9成。

2.2.4 生菜软腐病

今年保护地生菜软腐病始见期1月4日,全区保护地栽培生菜软腐病平均株发病率0.3%,病情稍重于去年。

2.3 菠菜霜霉病

今年保护地菠菜霜霉病始见期去年12月20日,全区平均株发病率1%,病情与去年大致相当。

3、发生趋势分析

2018年12月以来阴雨寡照的情况接近历史极端纪录,日照总是仅为常年冬季的三分之一,过年前后冷空气不断,并多次出现降雪降雨,并伴有大风天气,降雨量比常年偏多近1倍,1月平均温度比常年偏低2℃,2月平均气温不升反降。该天气不利于莴苣、生菜等蔬菜的生长,使其生理抗逆力下降;也导致保护地栽培的莴苣、生菜、菠菜提早进入发病盛期,今年病害普遍偏重。

过去10天(2月24至3月5日),累计降雨量有30~6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5成至1倍,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2~4℃。未来10天(3月6~15日),累计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5成至1倍;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3℃。

保护地栽培蔬菜都将进入感病生育期,空气湿度大,会进一步加剧主要病害的危害。望各生产单位和各级植保员加强田间巡回调查,适当通风,根据田间病害发生情况及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病害的发生与危害。

4、防治意见

4.1 农业防治

4.1.1 开好沟系以降低田间湿度

    及时清理沟系,防止雨天时积水受淹,加快病害传播。

4.1.2 保护地栽培加强管理,适时通风换气

莴苣、生菜均耐寒作物,保护地栽培条件下,白天适当关棚保温后,下午收工前要开棚半小时以上,把棚内的热湿空气排出后再关棚,无寒流侵袭的天气,晚上大棚无需全关闭,留通风降湿的隙缝,防止晚间棚内湿度过高。

4.2 常规化学防治

4.2.1 霜霉病类:在发生初期开始,每隔7~10天用药防治一次,可选择氟菌•霜霉威、烯酰吗啉或噁酮·霜脲氰、申嗪霉素喷雾。

4.2.2 菌核病、灰霉病类:在发生初期开始,每隔7~10天用药防治一次,可选择嘧霉胺、啶酰菌胺、吡唑·啶酰菌、木霉菌等喷雾。

4.2.3 软腐病类:在发生初期开始,每隔7~10天用药防治一次,可选择噻菌铜、氯溴异氰尿酸或喹啉铜喷雾。


来源:农技中心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