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便民服务>实用技术>种植业>详细内容

2019年春季小菜蛾、菜青虫的发生趋势与防治预报

发布时间:2019-05-17 14:40:21

1、虫情发生程度预报

1.1小菜蛾轻度发生。

1.2菜青虫属轻度发生。

2、预报依据

2.1小菜蛾

2.1.1成虫诱测

根据全区2个测报点3月1日至5月8日的监测结果,今年本区小菜蛾始见期为3月19日(性诱)。

2.1.1.1灯诱成虫:截止5月8日,全区平均单灯诱捕成虫7头,较2018年同期减少72%,较2017年同期减少77.4%。灯诱诱蛾观察到蛾峰1个,在5月7日–8日,较2018年第一灯诱第一蛾峰偏晚18天,诱蛾量占总诱蛾量的50%。

2.1.1.2性诱成虫:截止5月8日,全区平均单钵性诱蛾数37.33头,较2018年同期减少19.7%,较2017年同期减少76%。期间观察到3个性诱蛾峰,分别位于3月29日,4月23日及5月5–7日,前两个蛾峰较小,诱蛾量仅占占总诱蛾量的7.6%和8%, 第三个蛾峰诱蛾量为性诱主峰,占总诱蛾量的21%。时间上第一蛾峰较去年偏早17天。

2.1.2幼虫及卵量调查

5月1日至今通过大田调查发现田间稀见幼虫,平均单株卵量累计为6粒。

2.2菜青虫

2.2.1卵量调查

根据全区各测报点调查数据,今年区市菜青虫卵粒的始见期为4月23日。4月底至今,全区菜青虫平均单株卵量累计为7粒。目前已进入产卵高峰

3发生趋势分析

今年小菜蛾诱蛾量较少,蛾峰偏晚,主要由于去年12月至今年3月上旬持续阴雨天气,日照较往年减少三分之一半,气温偏低,回暖较迟,不利于小菜蛾越冬成虫的活动,亦不利于小菜蛾及菜青虫越冬虫蛹的羽化,使今年小菜蛾发生总体偏晚。进入3月下旬至4月上旬天气突然好转,连续晴好天气使气温迅速上升,温度较往年偏高1~2℃,使田间小菜蛾逐渐增多。4月末至5月上旬连续少雨,日照强烈,积温进一步上升,有利于三代小菜蛾的发生及进一步危害,菜青虫成虫也日趋活跃,集中交配产卵。目前田间小菜蛾已进入始盛期,菜青虫已进入产卵盛期。请各乡镇加强虫情发生动态监测,因地制宜指导好基层的防治工作。

4防治意见

4.1防治适期

按照小菜蛾、菜青虫的虫态历期推算,建议第一次防治适期为5月16日~18日;第二次防治适期为5月23日~25日;第三次为6月初。后期再根据虫口残存情况决定是否需要防治。

4.2防治用药

蔬菜补贴农药中防治鳞翅目害虫的农药品种较多,防治中可自行选择。按照近期温度状况,生物农药可选用苏云金杆菌悬浮剂,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小菜蛾颗粒体病毒悬浮剂;化学农药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注:该药持效期较长,防治间隔期可延长至10~15天),或多杀霉素悬浮剂,或茚虫威乳油,或虫螨腈悬浮剂均匀喷雾。

 


来源:农技中心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