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情简报(小暑二)
【当前苗情】
今年6月17日“入梅”,梅雨期虽以阴雨天气为主,日照较少,但降水总量偏少,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总体好于预期。据7月5日“小暑”节气苗情汇总,本期苗情总体特点表现为:叶龄进程快,苗数足。
1、分蘖发生快,群体合理
本期机穴播稻亩总苗数22.6万,较上期(6月28日)增6.6万;机插稻亩总苗数18.6万,较上期增5.3万。全区平均亩总苗数19.8万,较上期增5.7万,比去年同期23.4万减3.6万株,比前三年平均20.4万减0.6万。
2、叶龄进程快,株高偏低
本期机穴播稻平均叶龄7.2张、苗高34.7厘米;机插稻平均叶龄8.1张、苗高43.2厘米。全区平均叶龄7.1张、苗高40.4厘米,较去年同期叶龄多0.4张、受近期气温偏低影响,苗高较去年减少2.4厘米。
【下阶段管理意见】
搁田控苗是七月份水稻栽培的主要任务,近阶段要根据苗情类型,做到促控结合,实施因苗管理。
1、区别苗情,及时补施分蘖肥。
按照优质稻绿色生产发展要求,全面推进有机与无机相结合的肥料运筹技术,重点围绕减少氮肥用量为目标,近阶段应区别苗情,及时补施分蘖肥。
对于绿色认证水稻,本期建议不施肥。
对于常规种植水稻,目前苗数较少的田块,应抓紧补施分蘖肥。具体施用量应结合前期施肥情况,视苗情酌情补施分蘖肥,注重氮、磷、钾养分的平衡施用,提高肥料利用率。
2、因苗搁田。
直播稻田块,目前苗数已经超过穗数苗的,应开始逐步搁田,至“大暑”节气前后由轻转重,分次搁成;对于部分苗数不足,分蘖少的田块,要适当推迟搁田;对于机插稻田块,坚持促控结合,够苗搁田原则,由轻到重,分次搁成。
对于国庆稻,目前还未施用长粗肥的田块,应立即亩施三元复合肥20公斤左右,做到带肥搁田,后期不施穗肥。
3、加强沟系清理。结合搁田控苗措施落实,及时做好沟系清理和疏通工作,有条件的田块加深丰产沟,确保排灌畅通,提高搁田效果。
4、病虫防治。稻纵卷叶螟、飞虱、螟虫及纹枯病是近阶段防治重点,具体防治方法应根据植保部门病虫测报情况及防治意见执行。
2019年单季晚稻苗情(小暑)
类型 | 基本苗/万 | 总苗数/万 | 苗高/cm | 叶龄/张 | 绿叶/张 | |
机插秧 | 常规品种 | 6.2 | 20.0 | 41.6 | 7.3 | 3.2 |
杂交品种 | 4.7 | 18.1 | 43.9 | 8.5 | 3.4 | |
加权平均 | 5.1 | 18.6 | 43.2 | 8.1 | 3.3 | |
机穴播 | 常规品种 | 8.0 | 23.3 | 33.8 | 7.0 | 3.1 |
杂交品种 | 6.9 | 20.2 | 38.1 | 8.0 | 3.8 | |
加权平均 | 7.8 | 22.6 | 34.7 | 7.2 | 3.2 | |
加权平均 | 5.9 | 19.8 | 40.4 | 7.8 | 3.3 | |
2018年 | 6.7 | 23.4 | 42.8 | 7.4 | 4.2 | |
2017年 | 7.0 | 20.9 | 41.8 | 7.2 | 4.1 | |
2016年 | 7.2 | 16.8 | 33.6 | 6.6 | 4.0 | |
前三年平均 | 7.0 | 20.4 | 39.4 | 7.1 | 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