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便民服务>实用技术>种植业>详细内容

苗情简报(立秋)

发布时间:2019-08-08 16:07:16

一、苗情分析

 “大暑+”节气以来,持续高温,光照充足,对水稻生长较为有利。据“立秋”节气全区苗情汇总,本期苗情总体特点表现为:无效分蘖平稳消亡,总苗数较往年增加,生育进程略早,植株偏高。

1、无效分蘖平稳消亡,总苗数较往年增加

本期水稻机穴播亩总苗数32.6万株,较上期减1.3万株,机插秧亩总苗数26.3万株,较上期减0.8万株,全区平均亩总苗数28.1万,较上期(7月30日)减1.0万株,较前三年增1.4万株。

2、生育进程比往年略早,株高偏高

本期叶龄13.5叶,较上期增1.0叶,比去年同期增1.2叶,较前三年增1.4叶。苗高76.4厘米,较上期增5.6厘米,比去年同期高0.2厘米,较前三年高7.1厘米。

二、下阶段管理措施

1、施好穗肥,提高后期肥料利用效率

对于绿色认证水稻,以少施或不施穗肥为主。若确需施用穗肥的,以施水稻专用配方肥为主。施用时期应在倒3叶期使用,宜早不宜迟,亩施水稻专用配方肥6-7 公斤,用氮量控制在2公斤以下。

对于不施用穗肥的田块,可根据后期长势长相,在孕穗初期或扬花后期进行根外追肥,叶面喷施有机水溶肥料、或氨基酸水溶肥、或复合微量元素肥,以促进颖花分化和籽粒充实,增加粒数、粒重,提高单产。不应使用成分不明的、含有安全隐患成分的肥料、或添加有稀土元素的肥料。

对于常规种植水稻,搁田及立秋前后叶色正常褪淡的田块,可以采取二次施肥法追施穗肥,一般于立秋前后进行第一次施肥,亩施尿素5-6公斤(或42%水稻专用BB肥10公斤),作“促花肥”,促进幼穗分化,增加颖花数量;第二次施肥于8月15日前后亩施尿素5公斤,作“保花肥”,减少颖花退化。

对搁田偏迟或前期肥料偏多,立秋前后叶色偏深的田块,可待叶色褪淡时进行一次性施用,一般在8月12日前后,亩施尿素5-6公斤,促花保花兼顾。

针对基肥使用缓释肥(40公斤/亩)的田块,要注意水稻叶色变化,掌握叶色褪淡施肥的原则,如遇叶色褪淡晚,穗肥施一次,亩用尿素7公斤左右。

2、加强水浆管理

近期应以间隙灌溉为主,确保水稻长穗期对水分的需求。灌一次浅水,保持2-3天水层,自然落干后及时复水,防止田间过干,影响幼穗分化,直至剑叶抽出后建立水层。水浆管理要与近期病虫防治及台风多发等异常天气相结合。至9月中旬以浅水层和湿润灌溉方式为主;灌浆结实期采取间歇灌溉方法,做到浅水潮潮清;后期要防止断水过早,做到在收割前7-10天断水,以保证灌浆充分。对于已抽穗的国庆稻田块,近期应建立水层,采取干干湿湿,以湿为主的灌溉方式,至8月底逐步由湿转干,干干湿湿,以干为主。如遇到连续35℃以上高温时,应采取日灌夜排灌深水的方法,以减轻高温对灌浆结实和米质的影响。

3、加强病虫害防治

根据植保部门的病虫情报,切实抓好病虫防治。

 

2019年单季晚稻苗情(立秋)

类型

基本苗/万

总苗数/万

苗高/cm

叶龄/张

绿叶/张

机插秧

常规品种

6.2

27.6

73.6

12.8

5.0

杂交品种

4.7

25.8

81.9

14.4

5.4

加权平均

5.1

26.3

79.5

14.0

5.3

机穴播

常规品种

8.0

34.1

69.1

12.7

5.2

杂交品种

6.9

27.7

74.7

12.7

5.0

加权平均

7.8

32.6

70.2

12.7

5.1

加权平均

5.9

28.1

76.4

13.5

5.2

2018年

6.7

25.4

76.2

12.3

6.0

2017年

7.0

27.8

66.6

11.9

5.7

2016年

7.2

27.0

65.1

12.2

5.6

前三年平均

7.0

26.7

69.3

12.1

5.8


来源:农技中心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