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西甜瓜大棚栽培管理意见
每年2月是西甜瓜早春设施栽培定植的高峰期,今年春季西甜瓜生产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出现劳动力短缺的困难,部分规模较大的生产企业在自主育苗、田间管理等工作中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并且瓜苗的定植时间较往年有所推迟,预计今年春季西甜瓜面积会有所下降,上市时间也会延迟。嘉定区农技人员通过对几家合作社目前生产进度的了解,针对当前疫情下春季西甜瓜种植管理的农事操作,提出如下管理意见:
一、育苗
进入3月,育苗时应注意气温起伏。首先运用电热温床育苗时注意经常检查电加温线,保证苗床温度,同时对于刚播种的苗床应留心日间气温攀升,要注意覆盖遮阳网进行降温,防止温度过高而烧苗。
二、田间管理
目前在12月播种的首批早熟西甜瓜即将进入坐果期;其余瓜苗根据批次分别进入缓苗期和伸蔓期。
1、备耕移栽:瓜苗定植前15天施好基肥,盖膜保温。对适龄秧苗抢晴好天气抓紧完成移栽,移栽前两天降低苗床温度进行炼苗。在移栽过程中注意苗不易栽得太深,在起苗、运苗以及栽苗过程中应注意轻拿轻放,防止散团。栽苗时注意苗钵四周及底部不留任何空隙,应用细土填实,稍稍压紧,定植后浇透水,促进根系向四周生长,并覆盖小环棚膜。
2、肥水管理:已施足基肥的地块,一般坐瓜前可不施追肥。但对缓苗期过后长势偏弱的幼苗可适当浇施1-2次的水溶性肥料,如氨基酸液肥等,以促进植株根系生长。
3、植株调整:地爬栽培的瓜苗,在长出4-5片真叶后,选择晴好天气进行摘心,留两条健壮的侧蔓;此外,进行特早熟栽培的瓜苗将从下周开始进入坐果期,在选留果节位时可考虑疫情影响,对田间同批上市的产量加以控制,通过植株调整错期上市。立架栽培的瓜苗采用单蔓整枝,即摘除所有侧蔓。
4、温湿度管理:定植后如遇气温比较低时,需把棚膜密封增温,促进根系生长,缩短缓苗期。植株进入伸蔓期后,外界气温也逐渐回升,每天揭膜通风晒苗的时间略需提早,并逐渐加大通风口,降低棚内湿度,可减少病害发生。当苗已长满内棚后,可撤去小环棚。
5、人工授粉、坐果:当瓜蔓长至坐果节位时,要通风换气降温促进坐果。在早期花粉少、难坐果的情况下,也可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坐果。
6、棚貌清洁:随着气温回暖,杂草生长相当快,应及时做好杂草清除及沟系清理工作,以增强防涝排水,保持棚内清洁。
三、病虫害防治
当前阶段病虫害发生较少。病虫害防治应当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做好棚室保温的同时,适当通风降湿,避免阴雨天气整枝操作,注意开花坐果期尽量避开使用化学农药。
虫害以防治蚜虫为主,病害主要防治蔓枯病、霜霉病、白粉病等。
1、病害
蔓枯病:3、4月是雨季和晴天频繁交替的季节,易发生蔓枯病,应及时关注并提前预防。主要表现为危害茎蔓,也危害叶片和叶柄。症状为茎蔓发病,多发生在茎基部分叉处和整枝后留下的伤口处,病部常分泌出赤褐色胶状物,干涸后变成深红色颗粒状胶质物,附生在病部表面,后期枝蔓或整株枯死,并在发病部位的表面产生许多黑色小粒点。
防治方法:及时通风,降低大棚内空气湿度。整枝伤口、病部药剂涂抹结合全株喷雾方式。可选用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露娜森)3000-4000倍;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百泰)600-1000倍;325克/升苯甲·嘧菌酯悬浮剂(阿米妙收)1200-1500倍等。
霜霉病:春季4-5月是霜霉病的易发期。主要危害叶片,症状为叶片表面产生浅黄色病斑沿叶脉扩展呈多角形,湿度大时在叶背面和叶面长出灰色霉层。
防治方法:霜霉病预防的效果好于发病后的防治效果。叶片喷雾,重点叶片背面。可选用18.7%烯酰·吡唑酯水分散粒剂(凯特)500-800倍;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百泰)500-600倍;687.5克/升氟菌·霜霉威悬浮剂(银法利)800-1000倍等。
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和茎蔓。症状为发病初期在中下部叶片上产生白色圆形小粉斑,扩大后可布满整个叶片。病叶褪色变黄,最后呈褐色干枯。粉斑颜色随病害发展而加深,有时在后期表面形成深褐色的小粒点。病害严重时,茎蔓、叶柄也产生与叶片同样的粉斑。
防治方法:全株喷雾,特别是叶片正反面均要防治。可选用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健达)3000-6000倍;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绿妃)1000-2000倍;30%醚菌·啶酰菌胺悬浮剂1000-1300倍;4%四氟醚唑水剂600-1000倍等。
2、虫害
瓜蚜:近期气温回升明显,时晴时雨,棚内注意观察瓜苗的嫩叶背面及生长点,症状表现为叶片卷缩,瓜苗萎蔫,甚至整株枯死。
防治方法:首先要注意棚貌清洁。其次在发生初期及时进行防治,物理防治可使用黄板进行诱杀,生物药剂可采用1.5%苦参碱可溶液剂1000-1500倍;60克/升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艾绿士)1500-3000倍,化学防治可采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阿克泰)3000~5000倍;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可立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