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便民服务>实用技术>种植业>详细内容

2020年叶螨类害虫的发生趋势与防治预报

发布时间:2020-05-28 10:14:27

1.发生程度预报

根据本区各测报点4月中旬至5月21日的调查结果,今年本区叶螨类(主要包括朱砂叶螨、二斑叶螨及茶黄螨)害虫为中等发生。

2.预测依据

今年叶螨类害虫始见期4月20日,较去年偏早一个月。5月中旬保护地豇豆有虫株率10%–100%,主要为朱砂叶螨,偶见二斑叶螨;黄瓜5%–20%,多为二斑叶螨;玉米20%–100%,主要为二斑叶螨。今年叶螨发生较2019及2018年偏轻,且前两年5月中下旬茄果类叶螨类发生已较为严重,而今年未见。

至5月22日本区叶螨类害虫在玉米上已处于盛发期,并在部分田块造成减产;豇豆及瓜类作物上处于发生始盛期。

3.发生趋势分析

今年暖冬温度偏高,降雨量偏少,利于叶螨类害虫的越冬,越冬虫口基数较大。4月份以来,温度回升较快,雨量较往年偏少,尤其对早春叶螨类繁殖非常有利。5月提前17天入夏,连续的高温使得近期螨量快速上升、扩散迁入大田,并向保护地设施迁移危害。目前本区螨类已在玉米上造成一定危害,由于今年茄果类及瓜类移栽较晚,越冬出蛰的螨类首先危害移栽较早的作物,因而在茄果及瓜类上危害尚不严重。但需注意的是,保护地设施内温度较高,螨类的世代发育历期只需5~6天,前后代的虫口密度可以数十倍的速率上升,短期内即可造成严重危害;且近期多雨水天气,出梅后天气对螨类发生极为有利,短时间内爆发的螨类可能迅速扩散到未发生或发生较轻的田块内,造成危害。望各级植保员加强田间监测并开展防治工作,抓紧在梅雨前防治压低虫口基数。

4.防治意见

应密切关注茄果类、瓜类、豆类及玉米等容易发生为害的蔬菜田,一旦发现为害症状,即可开始防治,每隔7~10天用药一次,连续防治3~5次。在梅雨期,仍需抢雨隙的晴天防治。由于螨类普遍具较强抗药性,用药上注意交替使用,可选用藜芦碱或者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交替防治。也可以采用绿色防控中的捕食螨进行防治。

来源:农技中心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