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便民服务>实用技术>种植业>详细内容

2020年豇豆病害的发生及预测预报

发布时间:2020-06-17 14:36:43 点击数: 来源:农技中心

1. 病害发生程度预报

1.1 豇豆白粉病为中等偏重发生;

1.2 豇豆煤霉病为中等发生。

2.预报依据

根据嘉定外冈、江桥及华亭测报点对蔬菜园艺场和种菜承包户系统调查,结合当前豇豆生育期和天气预报综合分析,对当前豇豆病害的发生趋势预报如下:

2.1豇豆白粉病

今年豇豆白粉病始见期5月2日,与去年相近。株发病率20%–100%,全区平均株发病率69%,稍重于去年同期的62%。

当前保护地栽培豇豆处于开花期或结荚盛期,此时植株易感病。适逢近日本区已入梅,天气闷热,湿度高,有利于白粉病侵染传播。

2.2豇豆煤霉病

今年豇豆煤霉病始见期为6月初,较去年偏晚。目前田间调查查得株发病率0%–10%,平均株发病率3%,较去年及前年同期偏轻。

但今年豇豆上蚜虫危害较重,个别田块发现叶片被蚜虫蜜露污染较重,近日本区已进入梅雨季节,温、湿度均偏高,有利于真菌在被污染的叶面上滋生。综上,待梅雨过后,豇豆亦进入结荚盛期时,煤霉病有加重的可能。

2.3其他病害

豇豆锈病、根腐病及病毒病暂未见。

3. 发生趋势分析

今年5月末至今环境温、湿度普遍偏高,上海于5月11日入夏,较去年偏早18天。而今年的暖冬又使田间积温持续处于较高的水平。高温潮湿的气候对白粉病、锈病及根腐病等真菌性病害发生及传播形成了有利条件。此外,由于积温偏高,今年田间蚜虫发生较重。蚜虫发生严重时,常成群覆盖整个叶背面,吸食汁液导致植株抗逆性下降;分泌蜜露污染叶背,为真菌滋生提供环境条件,最后发展为煤霉病。今年受疫情影响,春季豇豆移栽较晚,导致各生育期也偏晚。目前本区大部分豇豆处开花盛期至结荚盛期,此时植株也进入最易感病的时期。近期上海已经入梅,6月13日至今连续阴雨,6月15、16日大暴雨,环境湿度大、温度高易促进真菌性病害的流行,田间排水不利等因素也可能造成根腐病的发生,且多雨天气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防治效果。综上,今年豇豆病害发生有偏重的可能。望各乡镇植保员加强田间监测,及时、适时开展防治工作。

4.防治意见

4.1 农业防治措施:

豇豆种植地要开好排水沟,防止田内积水,这是根腐病农业防治最有效的控制措施。

4.2 化学防治及生物防治:

4.2.1 防治豇豆白粉病、锈病、煤霉病

可选吡萘·嘧菌酯、吡唑醚菌酯或戊唑醇等防治,亦可使用枯草芽孢杆菌防治白粉病。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每7-10天一次,连续2-4次。

4.2.2防治豇豆根腐病

夏秋是根腐病的多发季节,豇豆播前要用咯菌腈包衣处理。重病田在出苗后15天,再用咯菌腈药液浇根处理一次,或采用噻菌铜灌根。

4.2.3防治豇豆病毒病

可选宁南霉素、吗·乙或氯溴异氰尿酸防治,并根据田间病情发展,每5-7天一次,连续防治2-4次。

由于豇豆是连续采收的蔬菜,在使用药剂防治时,要科学的交替使用,注意用药安全间隔期,防止农药残留超标。

分享到:
来源:农技中心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