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便民服务>实用技术>种植业>详细内容

2020年嘉定区苗情简报(立秋)

发布时间:2020-08-11 16:52:50

一、苗情分析

“大暑”节气以来,持续高温,光照充足,虽有“黑格比”台风的入侵,但影响不大,这阶段天气总体对水稻生长较为有利。据“立秋”节气苗情汇总,本期苗情总体特点表现为:无效分蘖平稳消亡,总苗数少于往年,生育进程较往年略迟,植株略高。

1、无效分蘖平稳消亡,总苗数较往年减少

本期水稻机穴播亩总苗数25.8万株,较上期减1.9万株,机插秧亩总苗数22.9万株,较上期减1.4万株,全区平均亩总苗数23.7万,较上期减1.5万株,较前三年减3.4万株。

2、生育进程比往年略迟,株高偏高

本期叶龄12.2叶,较上期增0.9叶,比去年同期减1.3叶,较前三年减0.4叶。苗高81.2厘米,较上期增4.5厘米,比去年同期高4.8厘米,较前三年平均高8.1厘米。

二、下阶段管理措施

1、巧施穗肥,提高后期肥料利用效率

当前,单季晚稻大部分品种已进入幼穗分化期。适当增施穗肥有助于增加单位面积总颖花量、提高单产和整精米率。应根据种植品种特点、生育进程、群体质量和主攻目标,“巧”字当头,施好穗肥。

对于绿色认证水稻,在倒3叶露尖时,一次性亩施三元复合肥(15-15-15)6公斤。

对于常规种植水稻,一般田块在倒3叶露尖时亩施尿素7.5公斤左右;对于基肥为有机肥+缓释肥的田块,建议亩施尿素5公斤左右。

施肥注意事项:穗肥的施用应根据叶色变化进行,掌握“叶色早褪早施,晚褪晚施,不褪不施”的原则,施肥时机过早,易导致基部节间伸长过长,引起倒伏,施肥时间过迟,起不到促花保花效果。

2、加强水浆管理,提高肥水管理协同效应

水稻拔节长穗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旺的时期,是稻田耗水量最大的时期,近期应结合病虫防治以间歇灌溉为主,确保水稻长穗期对水分的需求。即灌一次水层,保持2-3天,自然落干后及时复水,防止田间过干,影响幼穗分化,直至剑叶抽出后建立水层。至9月中旬以浅水层和湿润灌溉方式为主;灌浆结实期采取间歇灌溉,做到浅水潮潮清;成熟后期严防断水过早,应在收割前7-10天断水,确保水稻青杆活熟。对于已抽穗的国庆稻田块,近期应采取间歇灌溉,做到浅水潮潮清,如遇到连续35℃以上高温时,应采取日灌夜排灌深水的方法,以减轻高温对灌浆结实和米质的影响。

3、加强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

重点围绕水稻中后期病虫发生规律,结合品种特点和栽培方式,切实加强病虫预测预报,针对性采取相应防治策略,控制病虫危害,积极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提高防除质量和效果。具体防治措施和方法,按植保部门绿色防控防治意见执行。

 

2020年单季晚稻苗情(立秋)

类型

基本苗/万

总苗数/万

苗高/cm

叶龄/张

绿叶/张

机插秧

常规品种

6.3

24.2

76.0

11.6

5.6

杂交品种

4.8

22.4

86.4

12.4

5.9

加权平均

5.2

22.9

83.1

12.2

5.8

机直播

常规品种

10.5

26.1

76.0

12.0

5.5

杂交品种

4.7

24.6

80.7

13.9

5.6

加权平均

9.4

25.8

76.9

12.4

5.5

加权平均

6.4

23.7

81.2

12.2

5.7

2019年

5.9

28.1

76.4

13.5

5.2

2018年

6.7

25.4

76.2

12.3

6

2017年

7

27.8

66.6

11.9

5.7

前三年平均

6.5

27.1

73.1

12.6

5.6

 

来源:农技中心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