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便民服务>实用技术>种植业>详细内容

2020年秋季草地贪夜蛾的发生趋势和防治预报

发布时间:2020-08-25 09:26:16

1. 虫情发生程度预报

根据本区各测报点6月至8月24日的监测数据,预测本区秋玉米草地贪夜蛾为轻度发生危害。

2.预测依据

2.1性诱成虫

今年本区草地贪夜蛾成虫性诱设备于3月15日前后放置。7月14日首见成虫,数量为1头。8月15日至20日诱蛾量猛增,期间单钵平均诱蛾量达8.5头,占今年总诱蛾量的83%,为今秋草地贪夜蛾迁入的第一波蛾峰。

4976cb1a31544b55b25f3737c0abbfca.jpg 

图 1 草地贪夜蛾雄成虫背面观

2.2大田调查

今年本区针对玉米的大田调查于6月9日发现草地贪夜蛾危害,面积5.4亩,有虫株率7%,皆为末龄幼虫,玉米处喇叭口期,幼虫主要钻蛀心叶及茎,为害生长点。后经人工捉虫及药物防治,6月17日调查未再次发现草地贪夜蛾幼虫危害。7月27日田间调查又发现幼虫两条,分别为5龄和6龄,钻蛀玉米穗顶部。

8月24日大田调查发现卵块。田块面积约2亩,作物为玉米,处于苗期。查得株有卵率2.94%。卵块多产于叶背面,少数位于叶表面。卵块大小不一,单块卵数40–200粒,表面被毛。

 a3760e0169b2461db34b8b7cf4e4beb9.jpg

图 2 草地贪夜蛾危害状及末龄幼虫背面观

3.发生趋势分析

今夏梅雨期较长,从6月9日至7月21日连日阴雨,气温偏低,不利于草地贪夜蛾的迁飞及繁殖,故6–7月本区草地贪夜蛾仅见零星发生。8月初气温回升,天气以晴好为主,至今已有约20天最低气温达25℃以上,8月10日至今最高气温均维持在35℃以上,适合南方虫源北迁。8月中旬至8月末恰逢秋玉米定植,恰好为迁飞至本区的虫源创造了适合繁殖定居的条件。25℃以上草地贪夜蛾卵孵化仅需3日,初龄幼虫历期3日,2龄和3龄幼虫历期均为2日左右,故而随着虫口迁入,8月末草地贪夜蛾可能在本区繁殖并快速地形成对秋玉米苗的危害。望各基地、菜农根据田间实际情况,及时防治,防止虫灾的发生。

512c0cefa90945b795dd038bf4894452.jpg 

图 3 卵块

4.防治意见

4.1防治适期

根据8月20日以来的诱蛾情况,结合近15日天气情况及草地贪夜蛾卵和幼虫的发育历期,建议今年秋季对草地贪夜蛾进行两次防治,第一次防治适期在8月29日–31日,第二次在9月5日–7日(根据前次用药的持效期调整)。

按夜蛾幼虫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用药时间应在傍晚进行,最好在傍晚6点以后进行防治。

4.2防治措施

4.2.1理化诱控

为有效压低虫口密度,在8月24日前后开始在田间挂设草地贪夜蛾性诱诱捕器,视虫量每亩设置1–3套,即每隔15–25米左右挂设一套。草地贪夜蛾成虫常在较高处飞行,故诱捕器需挂设于离地1.8–2米左右高度。诱芯安装前洗手避免与其他气味交叉污染。使用后废诱芯不能随意乱弃在田间,要集中回收埋土。

4.2.2化学防治

本区地处南方虫源向北方的迁飞过渡带,根据这一地区的迁飞虫源特点,药物防治选用如下农药品种:金龟子绿僵菌CQMa42、氯虫苯甲酰胺、甘蓝夜蛾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等。需注意农药的合理交替使用,延缓害虫对农药产生抗性,并注意各种农药的安全采收间隔期。

来源:农技中心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