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春季潜叶蝇、烟粉虱发生趋势与防治预报
1、虫情发生程度预报
1.1 潜叶蝇:豌豆彩潜蝇(豆类作物、十字花科作物)轻发生;美洲斑潜蝇(茄果类)于部分田块中等偏重发生。
1.2 烟粉虱:中等发生。
2、预报依据
据各区测报点对蔬菜园艺场和种菜承包户系统调查,结合当前蔬菜种植情况和天气预报综合分析,对两种虫害的发生趋势预报如下:
2.1潜叶蝇
2.1美洲斑潜蝇(茄果类、夏丝瓜)
今年本区美洲斑潜蝇于徐行1番茄田块发现,有虫株率30%,百叶虫道数26条,其余辣椒、茄子及其他番茄田块均未见发生。去年同期未发现该虫发生。
2.2 豌豆彩潜蝇(十字花科、豆类作物)
豌豆彩潜蝇为本区十字花科及豆类(豌豆、豇豆)发生的主要潜叶害虫。
豌豆彩潜蝇各虫态及危害状
今年豌豆彩潜蝇始见期为2月20日,较去年(3月7日)早15天。早春主要危害豆苗及豌豆,4月中下旬开始危害十字花科作物。截至5月24日,十字花科菜田(青菜、甘蓝)有虫株率0–30%,株虫道数1–5条,露地发生重于保护地,发生程度较去年(十字花科有虫株率5%–60%)偏轻。
2.2 烟粉虱
今年本区烟粉虱始见期3月1日(江桥),比去年早30天。截至5月17日,单板累计诱虫136.7头,较去年同期10.8头明显增多。但截至目前烟粉虱发生仅局限于江桥部分主栽番茄的园艺场内,且未见明显虫峰。其他田块内黄板诱虫目前未有所获,部分辣椒田块内见零星虫口。
3、发生趋势分析
今冬强寒潮气候使茄果类种植户对棚内保温格外重视,也给棚内越冬虫口较适宜的环境,倾向于种植单一茄果作物的基地为烟粉虱、美洲斑潜蝇创造了寄主条件,因而一旦发生后即便防治,残存虫口也容易在田间积累,外部虫口也倾向于向田块内迁徙,故而在条件适宜时这些虫害极易爆发,故而致使今春这两种虫害出现个别田块早发、重发,而在大部分区域轻发甚至不发生的情况。未来10天气温维持在18℃–28℃,在田辣椒和茄子逐步进入开花坐果期,条件适宜烟粉虱发生,一旦爆发数量将以几何级数增长;潜叶蝇类害虫危害也将趋于严重。请各基地植保员加强虫情发生动态监测,开展适期防治。
4、防治意见
4.1 潜叶蝇
根据潜叶蝇类虫害的发生期距与虫态历期推算,今年防治适期可分为3期,第1次防治适期在6月1日前后,第2次在6月20日前后,第3次在7月5日前后(主要针对美洲斑潜蝇于夏丝瓜上的越夏虫口)。
登记作物 | 商品名 | 成分 | 用药量 | 施用方式 | 安全间隔期 | 每季最多使用次数 |
黄瓜 | 网蝇 | 60%灭蝇胺水分散粒剂 | 20-25克/亩 | 喷雾 | 3天 | 2 |
潜克 | 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 | 10-15克/亩 | 2天 | 2 | ||
倍内威 | 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 | 14-18毫升/亩 | 3天 | 3 | ||
豇豆 | 倍内威 | 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 | 14-18毫升/亩 | 喷雾 | 3天 | 3 |
艾绿士 | 60克/升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 | 50-58毫升/亩 | 3天 | —— | ||
番茄 | 倍内威 | 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 | 14-18毫升/亩 | 喷雾 | 3天 | 3 |
表1 潜叶蝇推荐用药
4.2 烟粉虱
近期开始对黄瓜、番茄、辣椒、茄子、豆类、十字花科等作物每间隔10~15天防治适期1次,连续防治2~3次。用药见表2。
登记作物 | 商品名 | 成分 | 用药量 | 施用方式 | 安全间隔期 | 每季最多使用次数 |
黄瓜 | 特福力 | 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 | 7.5-12.5毫升/亩 | 喷雾 | 3天 | 2 |
倍内威 | 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 | 18-40毫升/亩 | 3天 | 3 | ||
番茄 | 亩旺特 | 22.4%螺虫乙酯悬浮剂 | 20-30毫升/亩 | 喷雾 | 3天 | 3 |
倍内威 | 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 | 33.3-40毫升/亩 | 3天 | 3 | ||
扑利旺 | 5%d-柠檬烯可溶液剂 | 100-125毫升/亩 | —— | —— |
表2 烟粉虱推荐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