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便民服务>实用技术>种植业>详细内容

2021年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的发生趋势和防治预报

发布时间:2021-06-24 16:05:58

1. 虫情发生程度预报

根据各测报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性诱、灯诱数据,结合大田调查幼虫发生情况,综合判断今年双蛾发生程度为中等发生,且发生期偏早。

2.预测依据

2.1 斜纹夜蛾

2.1.1灯诱:今年灯诱诱蛾始见期为4月23日,较去年偏早7天,截止6月21日,全区4个测报点平均单灯累计诱测成虫22头,较2020年同期(13.5头)偏多,较前三年平均(43.8)偏少。期间于5月17日至20日见1蛾峰,较2020年第1蛾峰偏早1个月,诱蛾6.7头,占比30%。

表1.2021年斜纹诱蛾灯诱三年数据汇总

     蛾量

年份

平均单灯诱蛾量

峰次

峰次对应蛾量

2018

76.9

5/24-25

10

2019

41

5/22-24

6.5

2020

13.5

6/16

5.5

三年平均

43.8

/

/

2021

22

5/17-20

6.7

 

2.1.2性诱:今年性诱诱蛾始见期为5月5日,较2020年偏早19日。截止6月21日,全区平均单钵累计诱蛾量56.5头,与2020年同期(56.8头)基本一致。性诱共测得2个蛾峰,分别位于5月14–15日(诱蛾量12.7头,占比22%)和6月5-7日(诱蛾量12.3头,占比22%),第1蛾峰时间上较去年偏早21天。

表2.2021年斜纹诱蛾性诱三年数据汇总

     蛾量

年份

平均单灯诱蛾量

峰次

峰次对应蛾量

2018

87.4

5/20

18

2019

48.3

5/20-21

8.3

2020

56.8

6/6-8

15

三年平均

64.2

/

/

2021

56.5

5/14-15;6/5-7

12.7;12.3

 

2.2 甜菜夜蛾

2.2.1灯诱:今年灯诱始见期为3月19日,较去年偏早38天,截止6月21日,全区4个测报点平均单灯累计诱测成虫62.7头,较2020年同期(193头)减少68%。期间于6月9–11日观察到1个蛾峰,较去年第1蛾峰出现偏晚6天。蛾峰诱蛾量(15.7头)各占总诱蛾量的25%。

表3.2021年甜菜夜蛾灯诱三年数据汇总

     蛾量

年份

平均单灯诱蛾量

峰次

峰次对应蛾量

2018

209.6

5/29-31;6/2-3;6/15-19

18;18;88.2

2019

77

4/14;4/17-18;6/3-6

7;11;24

2020

193

6/3-5; 6/16

29.5; 44

三年平均

159.9

/

/

2021

62.7

6/9-11

15.7

2.2.2性诱:今年性诱诱蛾始见期为5月6日。截止6月21日,全区平均单钵累计诱蛾量24.3头,较去年同期(26.3头)偏少。性诱未见明显蛾峰。

表4.2021年甜菜夜蛾性诱三年数据汇总

     蛾量

年份

平均单灯诱蛾量

峰次

峰次对应蛾量

2018

52.7

5/18-20

13.3

2019

22.2

5/5-6;6/7

2.67;1.67

2020

26.3

未见明显蛾峰

/

三年平均

33.7

/

/

2021

24.3

未见明显蛾峰

/

 

2.3大田虫情调查

目前大田调查已发现两种夜蛾幼虫危害,部分菜田危害较重。其中豇豆菜田有虫株率0-25%,以斜纹夜蛾幼虫占优,龄期以1–2龄为主,偶见3龄幼虫;番茄和辣椒菜田有虫株率约0-10%,两种夜蛾幼虫混生,龄期1–3龄;个别米苋菜田亦见危害,以甜菜夜蛾为主,龄期以1–2龄为主。

dbb91414dfbb4dc4ac593cce636a07e3.jpg 

被夜蛾幼虫严重危害的豇豆植株(上)及于番茄田内发现的斜纹夜蛾3蛉幼虫(下)

3.发生趋势分析

今年5月以来气温明显升高,天气以阴雨为主,5月中下旬多大风天,有利于南方虫源迁入。6月7日入梅至今本区经历多场大雨,闷热的天气使两种夜蛾在田间愈加活跃。随着出梅后温度进一步升高和多台风、雷阵雨天气,7–8月更有利于两种夜蛾的发生与繁殖。两种夜蛾均有寄主范围广、危害重的特点,以危害十字花科和茄果类作物为主,亦能危害苋菜、大葱类作物,造成严重破坏。望各基地、菜农根据田间实际情况,及时防治,防止虫灾的发生。

4.防治意见

4.1防治适期

根据两种夜蛾的虫态发生历期和发生期距推测,建议今年二代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有2次防治,第1次防治适期在6月27–29日(保护地建议提前1–2天),第2次在7月8–9日(根据第1次防治时期调整)。

按夜蛾幼虫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用药时间应在傍晚进行,最好在傍晚6点以后进行防治。

4.2防治措施

4.2.1化学防治

根据今年推荐农药品种(见下表),选用不同的农药品种,适合卵孵高峰和初龄幼虫的品种,建议在防治适期的偏早时段防治。

登记作物

虫害种类

商品名

成分

用药量

施用方式

绿色认证是否可用

安全间隔期

每季最多使用次数

甘蓝

甜菜夜蛾

泰能

12%甲维·虫螨腈悬浮剂

6-8毫升/亩

喷雾

14天

1

世佳虫清

50克/升虱螨脲乳油

30-50毫升/亩

10天

2

农首定

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

15-20毫升/亩

7天

2

普尊

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30-55毫升/亩

1天

2

珍管用

40%氰虫·甲氧肼悬浮剂

20-30毫升/亩

7天

2

艾绿士

60克/升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

20-40毫升/亩

7天

3

美除

50克/升虱螨脲乳油

30-40毫升/亩

14天

1-2

斜纹夜蛾

吉盾

2.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

5-7毫升/亩

7天

2

十字花科蔬菜

甜菜夜蛾

旋吊

1万PIB/毫克16000IU/毫克甜核·苏云菌可湿性粉剂

75-100克/亩

1-2天

5

特科喜

300亿PIB/克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粒剂

2-5克/亩

——

——

斜纹夜蛾

短稳杆菌

100亿孢子/毫升短稳杆菌悬浮剂

800-1000倍液

——

——

小白菜

斜纹夜蛾

倍内威

10%溴氰虫酰胺

10-14毫升/亩

3天

3

小油菜

甜菜夜蛾

傲翔

3.4%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

8-12毫升/亩

3天

2

花椰菜

斜纹夜蛾

普尊

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45-54毫升/亩

5天

2

扁豆

甜菜夜蛾

特科喜

300亿PIB/克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粒剂

2-5克/亩

——

——

菜豆

甜菜夜蛾

特科喜

300亿PIB/克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粒剂

2-5克/亩

——

——

豇豆

甜菜夜蛾

特科喜

300亿PIB/克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粒剂

2-5克/亩

——

——

番茄

甜菜夜蛾

特科喜

300亿PIB/克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粒剂

2-5克/亩

——

——

辣椒

 

 

甜菜夜蛾

玉掌门

1%苦皮藤素水乳剂

90-120毫升/亩

10天

1

普尊

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30-60毫升/亩

5天

2

特科喜

300亿PIB/克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粒剂

2-5克/亩

——

——

茄子

甜菜夜蛾

特科喜

300亿PIB/克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粒剂

2-5克/亩

——

——

大葱

甜菜夜蛾

 

泰拳

15%茚虫威悬浮剂

15-20克/亩

——

3

倍内威

10%溴氰虫酰胺

10-18毫升/亩

3天

3

芋头

斜纹夜蛾

短稳杆菌

100亿孢子/毫升短稳杆菌悬浮剂

200-300倍液

——

——

 

4.2.2绿色防控

为有效压低虫口密度,6月初开始至10月,在田间挂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性诱诱捕器,按照2-3亩配置1个诱捕器,诱捕器放置高度一般为0.8-1.0米。每2–3天清理一次诱杀的成虫,更换诱芯时不得交叉替换两种诱芯,换好一种诱芯后,要用肥皂清洗后再换另一种诱芯,两种诱芯交叉设置最小间隔距离不得小于20米,最大间隔距离不要大于40米。使用后废诱芯不能随意乱弃在田间,要集中回收埋土。

装有杀虫灯的基地,应及时开启杀虫灯,并加强日常维护和保养。

做好防虫网的应用。防虫网覆盖前必须清洁田园,清除前茬作物的残枝残叶和田间杂草等,然后对土壤进行药剂处理。覆盖防虫网,四周必须用土压实,不留空隙,实行全封闭覆盖;人员进出网时要随手关门,要加强检查,发现网体破损应及时修补。

来源:农技中心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