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便民服务>实用技术>种植业>详细内容

全面进行水稻种子处理,控制种传病害

发布时间:2022-04-22 09:45:36

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是我区水稻上最主要的两种种传病害,均以种子带菌为初侵染源。全面进行水稻种子处理是控制水稻种传病害最简便、经济的方法,为此各镇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加强种子处理技术指导,为水稻绿色丰产打下扎实的基础。

种子带菌情况:近期对我区主推的6个水稻品种进行了种子带菌率抽检,结果表明,恶苗病平均带菌率为8.83%(去年同期8.83%),最高为11.0%。其中2个品种的恶苗病菌带菌率10%及以上,占检测品种数的33.33%。恶苗病之外的其他病原真菌平均带菌率为27.17%(去年同期22.83%),最高为50.0%。望各镇引起重视。

二、种子处理意见

(一)农业措施

1、精选种子。准备播种前,对稻种进行筛扬,淘汰掉稻种中的瘪谷、病谷,以及其他杂质。

2、晒种。种子处理前,选择晴天晒种1~2天,提高种子发芽率和抗病能力。

(二)药剂处理技术

1、药剂选择及用药量(绿色生产管理水稻)

每1公斤稻种选用25克/升咯菌腈悬浮种衣剂(适乐时)5毫升进行拌种,阴干后再清水浸种。

2、处理方法(绿色生产管理水稻)

先将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适乐时)按照1:5的比例加水调成拌种药液,然后将药液与精选过的稻种充分搅拌,直到药液均匀分布到种子表面,晾干后用种子量1.3~1.5倍的清水进行浸种。

4公斤种子加药20毫升适乐时兑水100毫升;

20公斤种子加药100毫升适乐时兑水500毫升;

50公斤种子加药250毫升适乐时兑水1250毫升;

100公斤种子加药500毫升适乐时兑水2500毫升。

注意事项:

1、拌种均匀度、浸种时间和药液浓度是保证药效的关键。严格掌握种子量、药量及水量的比例,特别是“秋优金丰”等杂交稻品种,必须严格按照使用方法来配制药液。浸种时间:日平均气温低于20℃以下时浸足60小时;日平均气温高于20℃以上时浸足48小时。5月底以前浸种的,要求浸足60小时,6月初开始播种的单季晚稻,需浸足48小时,7月份播种的也要浸足36小时。

2、配药和种子处理时应在通风处进行。配药时,操作人员应戴防渗手套和面罩或护目镜,穿长袖衣、长裤和靴子;种子处理时,应戴防渗手套,穿长袖衣、长裤和靴子。

3、处理过的种子必须放置在有明显标签的容器内。勿与食物、饲料等放在一起,不得饲喂禽畜,更不得用来加工饲料或食品。

4、浸种时要将浸种的容器加盖,放置阴凉避光处。

5、浸种后种子不需用清水冲洗,直接沥干进行催芽,催芽时勿用稻草或麻袋覆盖,以防止二次传染。

6、分批浸种时,为确保浸种效果,每批次浸种都应重新配制浸种液,浸种液不可重复多次使用。

来源:农技中心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