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便民服务>实用技术>种植业>详细内容

2022年叶螨类害虫的发生趋势与防治预报

发布时间:2022-06-14 14:46:32

1.发生程度预报

根据本区各测报点近期的调查结果,结合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气候情况,预测今年本区叶螨类(主要包括朱砂叶螨、二斑叶螨及茶黄螨)害虫为中等发生。目前叶螨类正处于发生盛期。

2.预测依据

今年5月中旬至今叶螨发生情况:黄瓜有虫株率4%–96%,平均有虫株率55%;豇豆有虫株率14%–67%, 平均有虫株率36.2%;茄子有虫株率0%–35%,平均有虫株率17.3%。

a588eb15db7e4718813bbf33ed0c48a7.png

表1可见今年叶螨发生程度稍轻于去年,豇豆及茄子平均有虫株率低于前两年平均,但今年黄瓜叶螨发生率高于近两年平均。大田调查发现今年黄瓜叶螨发生明显具点状发生的特征,部分保护地发生偏重,瓜叶明显褪绿枯黄。

983120936fc74a82902d3bb2320662e2.jpg

图 1 叶螨危害状:黄瓜(左),豇豆(右)

 

3.发生趋势分析

今年4月气温较去年同期平均高1.1℃,5月气温较去年同期平均低1.8℃;总体气温偏低,气候多阴雨,不利于叶螨类的发生。但今年4月中旬经历一波回暖,4月9日–12日温度最高温度达到30℃以上,加之今年4–5月间由于疫情各基地田间管理多受影响,用药及除草频率多低于往年,造成叶螨类在早定植的黄瓜上发生较重,疏于管理的田块尤甚。稍晚定植的豇豆及茄果类由于4月下旬至5月末气温总体偏低,受害较轻。未来10天本区逐步入梅,气候以阴雨为主,气温偏低,不利于叶螨类活动及繁殖,但出梅后气温将迅速攀高,故应在近期加强田间监测并开展防治工作,抓紧在梅雨前防治压低虫口基数。

4.防治意见

目前应密切关注茄果类、瓜类和豆类等容易发生虫害的蔬菜田,一旦发现症状,即可开始防治,每隔7–10天用药一次,连续防治3–5次。在梅雨期,仍需抢雨隙的晴天防治。由于螨类普遍具较强抗药性,用药上注意交替使用,可选用藜芦根茎提取物、联苯肼酯、乙螨唑等交替防治。也可以采用绿色防控中的捕食螨进行防治。

来源:农技中心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