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白粉病的发生及预测预报
1.病害发生程度预报
根据本区各测报点近期的调查结果,预测今年本区白粉病为中等发生。目前白粉病主要发生于豇豆和黄瓜。
2.预报依据
今年5月中旬至6月末豇豆白粉病发病率5%-60%,平均株发病率22%;黄瓜白粉病发病率0–50%,平均株发病率1.1%。
表1. 5至6月间白粉病发生情况3年对比
年份 | 豇豆 | 黄瓜 | ||
株发病率 | 平均株发病率 | 株发病率 | 平均株发病率 | |
2020 | 6%–100% | 36% | 0–40% | 3% |
2021 | 7%–55% | 21% | 0–80% | 7% |
2022 | 5%–60% | 22% | 0–50% | 1.1% |
表1可见今年豇豆白粉病发病率略低于3年平均,发生程度与2021年相近;黄瓜白粉病发生较前两年均偏轻。目前大田调查未见茄子、辣椒等易感作物发病,但部分合作社种植的南瓜、甜瓜、西瓜等葫芦科作物发病较重,部分田块发病率达到100%。
图 1 白粉病病状:南瓜(左)、豇豆(右)
3.发生趋势分析
白粉菌多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随病株残留组织遗留田间越冬,亦于冬天侵染部分杂草及灌木,待春季以气流传播,导致作物感染。今年4-5月间受疫情影响,各基地多未及时进行田间管理,用药及除草频率多低于往年,综合因素造成豇豆及瓜类作物白粉病发生较为普遍。5月中旬以来气温升高,气候闷热,有利于病害发生;6月10日入梅以来,雨水较往年偏少,温度较往年偏高,大风天居多,有利于白粉菌孢子传播。
目前本区豇豆多处于结荚期,易感病,且豇豆为连续采收作物,需注意该病进一步发展,必要时进行防治,避免影响后续生产。此外,目前茄子及辣椒多处于开花结果期,易感病,田间白粉病发生较重的生产单位应在近期加强田间监测,若发现植株感病,应在发生初期及时防治。
4.防治意见
针对白粉病喜湿热的特征,夏季保护地应注重开棚通风,除雨天外,夜间也不要密闭棚室。清理沟系,保证雨天排水畅通,沟内不积水,若遇短时强降雨需及时排水、通风。及时清除下部老叶,改善植株间通风条件。
用药方面,黄瓜可使用嘧菌酯、吡唑醚菌酯、枯草芽孢杆菌、氟菌唑、氟硅唑、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等药剂进行防治,豇豆可使用蛇床子素,辣椒可使用啶氧菌酯·戊唑醇,茄子可使用氟吡菌酰胺·肟菌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