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季豇豆病虫害发生的趋势预报与防治意见
今年春季由于疫情影响,部分蔬菜种植基地用药及除草频率低于往年同期;夏季气候炎热少雨,多40℃以上高温;今年豇豆定植于5、6月间的占总量的45%,目前多处于开花结荚期,易感病虫害。综合分析预计本区秋季豇豆病虫害发生可能偏重。现结合7月以来各测报点数据及大田调查情况,预测本区秋季豇豆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如下:
1.美洲斑潜蝇为重发生。
2.甜菜夜蛾为重发生。
3.煤霉病为轻发生。
此外,部分田块内发现亮灰蝶,以幼虫钻蛀豆荚,造成商品性下降,亦需重视。
1.预测依据
1.1美洲斑潜蝇
今年豇豆美洲斑潜蝇于5月下旬始见,6月中旬部分田块有虫株率达100%。
对比今年和前三年7-8月数据分析,今年豇豆美洲斑潜蝇发生较早,进入8月后发生量增加较快。
豇豆美洲斑潜蝇危害状(左)和成虫(右)
1.2甜菜夜蛾
今年甜菜夜蛾6月至7月初发生量较少,但在7月中旬显著增加。7月1日至8月22日间单灯累计诱蛾2429头,显著多于前3年平均(614头)。7-8月间灯诱共观察到5个蛾峰,分别出现在7月11-12日,诱蛾87头,占总诱蛾数的3.5%;7月21日诱蛾63.5头,占总诱蛾量的2.6%;7月26日诱蛾78头,占总诱蛾数的3.2%;7月29日诱蛾99头,占总诱蛾数的4%。灯诱主峰出现在8月7-8日,诱蛾304.5头,占总诱蛾数的12.5%。
大田调查发现近期甜菜夜蛾幼虫发生严重,取食豇豆叶片,钻蛀花蕾。田块内杂草滋生且其中凹头苋较多的甜菜夜蛾发生尤其严重。
凹头苋
1.3亮灰蝶
亮灰蝶(里波小灰蝶)是以幼虫危害豆科作物的鳞翅目害虫,低龄幼虫取食花蕾,高龄幼虫钻入豆荚,造成结荚率下降及豆荚商品性下降。8月田间调查发现其在部分田块,尤其是露地豇豆上有一定发生量,目前查得有虫株率0-6%,平均有虫率约3.5%。
亮灰蝶危害状(左上),高龄幼虫(左下)及成虫(右)
1.4煤霉病
大田调查发现当前保护地豇豆煤霉病平均株发病率为2.5%,较前3年平均(1.8%)稍轻。其中,烟粉虱发生较重的田块煤霉病发生也偏重。
豇豆煤霉病叶片症状
2.发生趋势分析
今年夏季持续高温,雨水较少;4-5月间疫情影响,造成部分田块内除草频率低于往年;综合条件适宜喜热害虫大量发生,目前豇豆田块内美洲斑潜蝇和甜菜夜蛾发生最为严重。8月末至9月初气温将下降,雨水增多,对喜湿热的病害如煤霉病、白粉病有一定促进作用;对害虫的活动、繁殖虽有一定抑制作用,但保护地内温度依然偏高,加之田间害虫基数较大,对后续生产仍有不小的影响。近期需加强田间监测并开展防治工作,抓紧压低田间虫口基数,防范病害进一步发生。
3.防治意见
3.1绿色防控
3.1.1美洲斑潜蝇
田间悬挂黄色诱虫板(20-30块/亩),处于苗期的田块黄板悬挂高于植株顶部10-20 cm,处于生长中后期的田块悬挂于植株中上部。准备种植豇豆的地块四周用80目防虫网搭建2.2m高的围网,阻隔斑潜蝇成虫;铺设地膜,阻隔斑潜蝇入土化蛹。
3.1.2甜菜夜蛾
在田间挂设甜菜夜蛾性诱诱捕器,压低成虫虫口基数。按照2-3亩配置1个诱捕器,诱捕器放置高度一般为0.8-1.0米。每2-3天清理一次诱杀的成虫,使用后废诱芯不能随意乱弃在田间,要集中回收埋土。
装有杀虫灯的基地,应及时开启杀虫灯,并加强日常维护和保养。
使用防虫网,阻隔成虫。四周必须用土压实,不留空隙,实行全封闭覆盖;人员进出网时要随手关门,要加强检查,发现网体破损应及时修补。
及时清理棚内凹头苋等阔叶杂草,准备种植豇豆的田块铺设地膜减少杂草发生。
3.1.3亮灰蝶及其他蛀荚害虫
及时清除田间落花、落荚,摘除被害的花、叶和豆荚,减少虫源。
装有杀虫灯的基地,应及时开启杀虫灯,压低豆荚野螟等蛾类蛀荚害虫成虫基数。准备种植豇豆的地块使用防虫网,阻隔成虫。
3.1.4病害
及时清除田间植株残体及周边杂草,防止病原传入。准备种植豇豆的田块在播种前20天左右在田间撒施生石灰后深翻,覆盖塑料薄膜进行闷土消毒。
使用防虫网,阻隔烟粉虱、蚜虫等能够传播病毒病或造成煤污的虫害。
3.2化学防治
推荐农药品种见下表:
病虫害种类 | 商品名 | 成分 | 用药量 | 施用方式 | 安全间隔期 | 每季最多使用次数 |
美洲斑潜蝇 | 倍内威 | 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 | 14-18毫升/亩 | 喷雾 | 3天 | 3 |
艾绿士 | 60克/升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 | 50-58毫升/亩 | 3天 | —— | ||
甜菜夜蛾 | 特科喜 | 300亿PIB/克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粒剂 | 2-5克/亩 | 喷雾 | —— | —— |
豆荚螟 | 普尊 | 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 30-60毫升/亩 | 喷雾 | 5天 | 2 |
豆荚螟 | 倍内威 | 10%溴氰虫酰胺 | 14-18毫升/亩 | 喷雾 | 3天 | 3 |
豆荚螟 | 无敌小子 | 32000IU/毫克苏云金杆菌 | 75-100克/亩 | 喷雾 | —— | —— |
蓟马 | 倍乐泰 | 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 15-20克/亩 | 喷雾 | 3天 | |
蓟马 | 倍内威 | 10%溴氰虫酰胺 | 33.3-40毫升/亩 | 喷雾 | 3天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