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便民服务>实用技术>种植业>详细内容

2022年秋玉米夜蛾类害虫发生趋势和防治预报

发布时间:2022-09-15 16:58:26

8月,随着本区秋玉米陆续定植,夜蛾类害虫开始于各基地玉米苗上发生,其中以草地贪夜蛾和甜菜夜蛾为主,对近期以上两种虫害发生情况预测预报及防治措施推荐如下:

1.草地贪夜蛾:轻发生。

2.甜菜夜蛾:重发生。

此外,部分田块内亦见劳氏粘虫和棉铃虫为害。

1.预测依据

1.1 草地贪夜蛾

今年草地贪夜蛾成虫诱测以性诱为主,始见期7月19日,较去年偏晚82天。截至9月13日,性诱单钵累计诱得成虫12.0头,低于去年同期的34.9头和2020年同期的69.2头。截至目前未见草地贪夜蛾迁入峰。

 60354313187d4f5f8dceb74e6acf1c5f.jpg

大田调查发现目前有草地贪夜蛾发生的玉米田块约5亩,多处于苗期至喇叭口期,平均有虫株率3.5%,2-3龄为主。9月8日于徐行发现草地贪夜蛾卵块。

1.2 甜菜夜蛾

今年7月1日至9月13日间,甜菜夜蛾灯诱单灯累计诱得成虫2347.5头,多于去年同期(1034.0头)和2020年同期(1529.3头)。

 9ca4330abdd043a6b3a7c5b4d2b846fb.jpg

甜菜夜蛾性诱7月1日至9月13日间,平均单钵累计诱蛾193.0头,略少于去年同期(238.2头)和2020年同期(218.0头)。

 41d1505436b945b4b9300ada3ef8b6c2.jpg

大田调查于部分田块在玉米3–5叶小苗叶片表面发现幼虫,有虫株率0-24%,目前以2-3龄为主,啃食嫩叶。

1.3 其他夜蛾类害虫

大田调查于8月末在工业区和华亭镇部分玉米田内发现劳氏粘虫和棉铃虫为害,发生面积约8亩。劳氏粘虫主要蛀食茎干,而棉铃虫多发现钻蛀玉米穗。

 6eb1bd3d27be47da915a21541fcc273a.jpg

2.发生趋势分析

今年夏季持续高温,干旱少雨,7-8月间本区多40℃以上高温,有利于各类夜蛾本地虫源的繁殖。甜菜夜蛾为广食性虫害,且偏好取食苋科植物和十字花科植物等田间常见作物和杂草,故而迁入后在本地田间能大量繁殖。今年春季由于疫情部分基地除草和用药频率低于往年,田间杂草滋生,给甜菜夜蛾大量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而草地贪夜蛾在上海仅见危害玉米,近2年观察主要由7-8月间迁入的虫源危害秋玉米,夏季台风对南方虫源迁入有促进作用,而今年夏季本区未受台风影响,故草地贪夜蛾目前仅发现在部分田块内发生。

近期台风“梅花”对上海造成影响,其路径经过福建和浙江东部,可能对迁飞性夜蛾类害虫的南方虫源迁入有促进作用。望各基地、菜农根据田间实际情况,及时防治,防止虫灾的发生。

3.防治意见

3.1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

可选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金龟子绿僵菌和氯虫苯甲酰胺、虱螨脲等农药品种,建议在防治适期的偏早时段防治。按夜蛾幼虫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用药时间应在傍晚进行,最好在傍晚6点以后进行防治。

3.2绿色防控

为有效压低虫口密度,在田间挂设甜菜夜蛾性诱诱捕器,按照2-3亩配置1个诱捕器,诱捕器放置高度一般为0.8-1.0米。每2-3天清理一次诱杀的成虫。使用后废诱芯不能随意乱弃在田间,要集中回收埋土。

装有杀虫灯的基地,应及时开启杀虫灯,并加强日常维护和保养。

做好防虫网的应用。防虫网覆盖前必须清洁田园,清除前茬作物的残枝残叶和田间杂草等,然后对土壤进行药剂处理。覆盖防虫网,四周必须用土压实,不留空隙,实行全封闭覆盖;人员进出网时要随手关门,要加强检查,发现网体破损应及时修补。

来源:农技中心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