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便民服务>实用技术>种植业>详细内容

蚱蝉对蜡梅的危害及防治

发布时间:2022-09-15 16:59:53

黑蚱蝉在我国分布极为广泛,上海郊区均有分布。其寄主众多,近年来在蜡梅上的危害也逐渐显现。今年上海地区夏季高温少雨,且嘉定蜡梅基地内大力推广绿色除草技术,使得黑蚱蝉危害加重,引起蜡梅枝梢枯死,降低观赏价值,影响切花品质与产量。

黑蚱蝉又叫知了、蚱蝉等,属半翅目蝉科。寄主广泛,属杂食性害虫,在我国分布广泛,成虫刺吸蜡梅夏、秋梢汁液并产卵于小枝条上,产卵时用锯状产卵器刺破1-2年生、枝径在0.2-0.6厘米之间的枝条的表皮和木质部,在枝条内产卵,使锯口处表皮呈斜锯齿状翘起,枝条被害后枯死,影响景观蜡梅的观赏与切花蜡梅的生产。

5d440dc6520d442abb1a578dd336b98a.jpg

防治方法:

1.蝉出土前翻土,松土除若虫,阻止若虫上树。同时可在树干20-50厘米处包扎一圈6-10厘米宽的塑料薄膜,阻止老熟若虫上树蜕皮,并可结合国光松尔液态膜树干涂白进行阻隔。

2.结合花后修剪和生长期修剪剪除枯枝或有卵枝,集中处理。

3.虫羽化盛期,白天喜群集在树上鸣叫,可用长杆的网兜捕杀成虫,或组织人力进行捕杀。

4.将孵出时,可在土壤中施用化学药剂。成虫盛发期可进行树冠喷雾。

来源:农技中心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