蠹蛾在蜡梅上的危害
发布时间:2022-10-31 14:29:31
蠹蛾在我国分布极为广泛,上海全郊区,及北起黄河流域、南到广东的广大区域均有分布。其寄主众多,近年来在蜡梅上的危害也逐渐显现。
蜡梅上发现的蠹蛾分为梨豹蠹蛾与咖啡木蠹蛾两种,两种蠹蛾均属鳞翅目、木蠹蛾科,近几年在本区大田蜡梅上的危害逐年加重。其幼虫蛀食蜡梅枝条的木质部,破坏输导组织,使蜡梅枝条枯死,树势衰弱,严重影响蜡梅美观与生长。
两者蛀食习性相同,初孵幼虫从嫩梢端部或叶柄处蛀入,后转蛀到一二年生枝条的近基部,侵入后总是先环蛀一周,再由髓心上蛀,并每隔一段距离咬圆形排粪孔,排出黄白色、短柱形干燥虫粪。被蛀枝很快枯萎,易风折。幼虫一生会多次转枝,会造成多枝枯萎、折断。区别在于梨豹蠹蛾幼虫前胸背板黑色尾部淡黄、体暗紫红或深红色,而咖啡木蠹蛾幼虫前胸背板与尾部均为黑色(故称“两头虫”)、体暗紫红色;梨豹蠹蛾老熟幼虫长27-45毫米,而咖啡木蠹蛾老熟幼虫较短约30毫米。
防治方法:
1.大力推广《切花蜡梅栽培技术规程》,研究发现切花蜡梅隔年重截技术能显著减少蠹蛾对蜡梅危害。
2.于成虫羽化期间用杀虫灯诱杀成虫。上海地区梨豹蠹蛾成虫羽化期为四月中旬,咖啡木蠹蛾成虫羽化期为6-7月。
3.及时剪除凋萎的蛀害枝条,冬季清园时清理园内枯枝落叶,并集中烧毁。
4.寻找蜡梅枝条上的蛀孔,用注射器注入杀虫剂,再用泥土封住虫孔,毒杀幼虫,可与冬季清园同时进行。
来源:农技中心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