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嘉定区秋播作物春管技术意见
2022年我区秋播绿肥面积约5.9万亩,其中蚕豆绿肥约5.22万亩,紫云英绿肥约0.5万亩,油菜绿肥约0.18万亩;小麦面积约0.37万亩,从播期看,蚕豆绿肥在11月10日之前完成播种2.53万亩,适播比例较高,达到了48.48%,11月11至20日播种1.55万亩,11月21日后播种1.14万亩;紫云英绿肥10月20日之前播种面积0.03万亩,10月21至31日播种0.02万亩,11月1日以后播种0.45万亩,适播比例低,仅为5.43%;小麦11月15日之前播种面积0.13万亩,适播比例较低,仅为34.72%。
一、当前苗情特点
受水稻收获期延长的影响,2022-2023年度秋播作物播种进度总体后移,播种高峰期推迟,迟播面积比例高,田间苗情不平衡性突出。据上海市气象局数据,2022年上海于11月30日正式入冬,较常年(12月5日)平均早5天左右,较去年(12月25日)早25天。入冬后,气温偏高,雨水调匀,光照充足,有利于秋播作物生长;“大寒”至“立春”节气期间,上海地区以低温少雨天气为主,气温起伏较大。“立春”苗情,小麦田间长势较好,群体偏小;蚕豆绿肥个体生长良好,群体生长正常;紫云英绿肥个体生长良好,分枝较多,但群体偏少。
二、春管措施
针对当前秋播作物苗情特点,下阶段田间培管措施应重点以沟系清理、肥料运筹为主,促苗情转化。同时,各镇应抓住“立春”后天气逐步开始回暖的有利条件,发动农户及时做好以下四方面春管工作:
1、区别苗情,合理施肥
温度稳定上升后,追施肥料,促进生长,提高生物学产量。
绿肥,播种期间白地白种或群体偏小的田块“立春”后追施春肥,一般每亩施尿素8-10公斤或复合肥15-20公斤。
小麦,对生长不平衡或越冬期长势弱,分蘖不足的田块,可适当追施早春肥,施氮量约占全生育期总用氮量(16公斤)的10%~15%左右,促进春季早发,增加有效分蘖数,弥补冬前生长不足。
拔节孕穗肥在3月中旬左右施用,一般分2次施用,第1次肥料也称“促花肥”(复合肥为主),于小麦基部第1节间定长,第2节间开始伸长,群体叶色褪淡时施用,一般亩施45%复合肥10-15公斤,以巩固分蘖成穗,促进小花分化;第二次肥料也称“保花肥”(尿素为主),于促花肥施后7-10天之后施用,一般亩施尿素5-8公斤,以减少小花退化,增粒增重。
2、加强沟系清理,降湿保根防渍害
开春后,随着气温回升,冷暖空气交替加剧,雨水也将增多,同时,秋播作物地上部分和根系都将进入生长高峰。为促进秋播作物根系生长、增强根系的吸收能力,应坚持不懈抓好沟系清理工作,排除积水,降低地下水位,为提高秋播作物产量奠定良好基础。
3、做好小麦杂草化除及病虫害防治,确保防治效果
各镇应密切关注小麦田的草害发生情况,根据植保部门意见,抓住早春有利时机,选择合适天气,根据草相、草龄,选准药剂,及时开展杂草的补除工作。
病虫防治应根据植保部门意见,选用高效低毒农药,重点做好小麦蚜虫、赤霉病、白粉病的防治工作。
4、适期翻压,提高翻压质量
在绿肥作物盛花期至结荚期前后及时翻压还田。也可结合后茬水稻作物播栽期(机插稻、直播稻)时间,提前25-35天翻压。一般以耕翻方式为好,耕翻深度为15-20厘米。每亩还草量1000-1500公斤为宜。翻压时做到严埋、压实,使绿肥与土壤密合无孔隙,尽可能做到深耕、深埋。耙地前增施氮肥,加快绿肥腐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