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便民服务>实用技术>种植业>详细内容

夏季蔬菜应对灾害性天气技术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23-06-16 11:02:50

夏季易发生冰雹、暴雨洪涝、高温干旱、台风等灾害。为有效防范和应对夏季灾害性天气减少对蔬菜生产不利影响保证夏季地产蔬菜稳定生产和供应,提出以下技术指导意见:

1、前期准备措施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早安排防范准备。蔬菜品种应选择“耐热”“耐涝”“抗旱”“抗病”品种。加固棚膜,备好压膜线,防止大风掀膜。疏通沟渠,保证暴雨时能及时排水做好种子、遮阳网、防虫网和专用肥等物资的储备工作,以及排水泵等设备的配备和维护,有效应对后续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为灾后恢复生产做好准备。

2、持续高温应对技术

科学降温。设施蔬菜安装遮阳网、排风扇、水帘等降温设备采用遮阳网覆盖大棚顶部的措施,防止高温灼苗,减轻不利影响。将遮阳网撑起留出与棚膜相距20厘米左右的空隙,形成一个通风带,遮阳降温效果更佳。露地蔬菜可使用反光强的白色地膜覆盖或虫害较少的水稻、玉米等秸秆覆盖菜田地面,覆盖厚度应达到10cm,也可在白色地膜上再覆盖一层秸秆,实施双重覆盖,降低地温。

水肥管理。高温季节,追肥要注重氮、磷、钾肥的配合施用,忌偏施氮肥,可适当补充磷钾肥。按照“薄肥勤施”原则,采用滴灌追肥、喷施叶面肥,促进蔬菜生长。持续高温干旱时要保证蔬菜植株水分供给,浇水应在早上10时前或下午4时后进行喷水的时候两头通风,达到降低棚温、改善棚内小气候的效果

病虫防控。高温干旱易发生病毒病、日灼病、番茄筋腐病等,高温高湿易发生瓜类白粉病、蔓枯病,茄子、辣椒黄萎病,番茄青枯病、根结线虫病,豆类锈病等。应避免重茬连作,实行与不同科蔬菜或大田作物轮作,及时移除田间病株残体,减少病源。高温干旱易造成黄曲条跳甲、蚜虫、蓟马、甜菜夜蛾等虫害发生,应采用防虫网阻隔、杀虫灯诱杀、粘虫板诱杀、诱捕器诱捕、释放害虫天敌及使用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进行防治。

3、暴雨洪涝应对技术

排灌排渍。应用设施避雨栽培模式,采用20—30cm高垄种植。降雨前疏通沟渠,检修加固蔬菜生产设施设备,保证暴雨时能及时排水,缩短蔬菜受淹时间。倒伏植株及时扶苗固定。

促进恢复。暴雨过后及时清除田间残留杂物和感病植株,疏除过密枝蔓、老叶、枯叶、病叶、病果等。雨后及时松土,促进蔬菜尽快恢复生长。

抢收抢种。雨前抢收达到采收标准的蔬菜,雨后及时抢收仍有商品价值的蔬菜。灾后雨毁绝收田块要及早安排下茬蔬菜生产,尽快抢种补播。必要时根据供应情况抢播速生叶菜。

4、台风应对技术

加固棚架。台风前抓紧采收成熟蔬菜,疏理沟渠,保持田间垄沟畅通。及时加固瓜类、豆类等搭架栽培蔬菜,未出苗的露地蔬菜可覆盖薄膜,避免暴雨冲刷伤苗。台风等级10级以上时,应提前揭下大棚薄膜;台风等级小于10级时,应密闭大棚提高抗风能力。连栋温室应收好遮阳网等外露设施,防止损毁。

清沟通风。台风过后,加紧抢修损毁大棚。露地蔬菜尽快开沟、清沟,排除积水,缩短受淹时间。倒伏和沾泥带沙的蔬菜植株要先在根部培土扶苗,及时摘除残枝病叶,然后冲洗污泥,促其尽快恢复生长。设施蔬菜及时通风降湿,注意要先通小风,再通大风,避免突然天晴而引起植株萎蔫。台风过后若天气骤晴,气温迅速上升,应覆盖遮阳网,做好遮阳防晒。

追肥防病。及时松土,追施1—2次速效肥,可每次施尿素4—5公斤/亩,并用0.15%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追肥。灾后易发生叶菜类软腐病,瓜类疫病、白粉病、霜霉病,茄果类早疫病、叶霉病、灰霉病等病害,应加强综合防治。

改种补种。对损毁菜地,应及早安排后茬蔬菜,可播种抗热小白菜、杭白菜、生菜、苋菜、蕹菜等速生叶菜和应季蔬菜。


来源:农技中心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