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黄瓜病害的发生趋势和防治预报
今年我区黄瓜多于3月中下旬定植,目前多处于开花至结瓜期。根据3月中旬以来的大田调查明确了今春我区黄瓜主要病害为霜霉病,目前已进入发病盛期。
结合当前黄瓜种植情况及天气预报综合分析,今春我区黄瓜霜霉病为偏重发生。
1.病害发生预测依据
今年黄瓜霜霉病始见期为3月21日。截止4月9日全区株发病率2.3%~84.2%,平均株发病率13.5%,较去年同期和近3年同期均偏重。进入开花盛期至结瓜期的田块发病较重;田间湿度较大,通风不畅的田块湿度较重。
表1. 黄瓜霜霉病近3年发生情况汇总
发病率/年份 | 株发病率 | 平均株发病率 |
2021 | 0~12.0% | 2.5% |
2022 | 0~80.0% | 6.2% |
2023 | 0.2%~67.5% | 8.0% |
前3年平均 | 0.1%~53.2% | 5.6% |
2024 | 1.2%~84.4% | 13.5% |
图 1 黄瓜霜霉病
3. 病害发生趋势分析
今年我区1月以来持续低温多雨,进入3月,气温起伏较大,阴雨天仍然较多,田间湿度较大。恰逢黄瓜于该时间段内陆续定植,设施栽培多重保温,造成棚内湿度普遍偏高,导致今春黄瓜霜霉病发生程度较重于前3年。
4月中旬后我区气温稳定至12℃~20℃,黄瓜也将进入结瓜盛期,此时植株易感病害,除霜霉病外,炭疽病和白粉病等喜湿热的病害也容易发生。此外,随着田间蚜虫发生量的上升,植株也易感染病毒病。望各生产主体和各级植保员加强田间巡回调查,及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病害的发生与危害。
4.防治意见
为控制病害的发生,要注意采用农业防治措施,适时通风换气,加强肥水管理,综合运用各项绿色防控措施,适期用药预防。
4.1农业防治
棚内清洁,通风降湿。定期整枝,摘除老、病叶或病株,带出棚外深埋,减少传染源,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当夜间最低气温不低于12~15℃时,不要全部关闭棚室,适当留通风口,以利于降湿控制发病。
清理沟系,合理水肥。及时清理沟系,确保排水通畅,防止突下阵雨时积水受淹,引发病害。浇水应选择在晴天的上午,施肥、浇水尽量采用小水小肥,不要大水漫灌。
4.2 化学防治
药剂选择:黄瓜霜霉病和菌核病可选择氟菌·霜霉威、烯酰吗啉、嘧菌酯等;黄瓜灰霉病可选择嘧霉胺、啶酰菌胺等;黄瓜白粉病可选择嘧菌酯、枯草芽孢杆菌、吡萘·嘧菌酯等;黄瓜炭疽病可选择嘧菌·戊唑醇,氟菌·肟菌酯等;黄瓜靶斑病可选择氟菌·戊唑醇、苯甲·咪鲜胺等;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可选择噻菌铜(注:绿色认证不可用)等。
防治方法:施药时间宜选在晴天的上午,按药剂说明书用药。
注意事项:在使用药剂时,注意轮换用药,控制用药剂量和使用频次,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防止农药残留超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