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便民服务>实用技术>种植业>详细内容

2024年春季蚜虫、黄曲条跳甲发生趋势与防治预报

发布时间:2024-04-23 15:44:09

       一、虫情发生程度预报

根据各测报点黄盆诱蚜、诱甲数据,结合大田调查、作物栽培情况及气候因素,预测今年春季蚜虫和黄曲条跳甲为中等发生。

1. 预测依据

1.1.蚜虫

1.1.1 黄盆诱蚜

根据本区各测报点调查结果,今年黄盆诱蚜始见期为3月18日,较2023年偏晚3天。至4月22日平均单盆累计诱蚜量为21.9头,稍多于2023年(17.0头),少于近5年平均量(69.2头)。今年黄盆诱蚜未观察到虫峰。

1.1.2 大田调查

3月下旬至4月上旬蚜虫主要见于露地蚕豆(开花结荚期),有虫株率35%~100%,大棚番茄有虫株率0~10%,大棚黄瓜有虫株率0~3%,甘蓝有虫株率2%~62%。

1.2.黄曲条跳甲

1.2.1 黄盆诱甲

今年黄盆诱甲始见期为3月12日,较2023年偏晚10日。至4月22日平均单盆累计诱甲量为10.2头,多于去年同期诱甲量(3.8头),少于近5年同期平均诱甲量(16.1头)。

1.2.2大田调查

大田调查发现露地十字花科作物(青菜、塌菜、甘蓝、萝卜等)2月下旬已有跳甲成虫活动。4月上中旬青菜大棚内调查发现菜叶平均破洞率7.5%,大棚内跳甲成虫较为活跃。

二、发生趋势分析

今年早春我区温度偏低,多阴雨天,气候条件不利于成虫越冬的黄曲条跳甲和蚜虫出蛰。但3月末至4月中旬我区气温逐步回升,跳甲和蚜虫出蛰后迁入田间。过去十天,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3℃,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4~8成,尤其是4月中旬高温晴朗天气促进了跳甲的生长发育和蚜虫的迁飞,使得近期虫量有所增加。目前露地豆科植物豌豆修尾蚜和豆蚜发生和往年同期相当,已进入盛发期,茄果类、瓜类、绿叶菜蚜虫发生处于始盛期。跳甲发生处于始盛期。望各生产主体和各级植保员加强田间巡回调查,及时了解发生动态,组织好适期防治。

三、防治意见

1.绿色防控技术应用

规模化蔬菜生产基地,在蚜虫和黄曲条跳甲发生初期,应优先应用黄板对有翅蚜和跳甲成虫进行诱杀,推荐每亩使用量25-30张,必要时视田间发生情况适当增减使用数量。跳甲诱杀可结合黄板的使用叠加性诱剂诱杀成虫,连续成片使用,以压低虫口基数,减轻后期虫害的发生。对田边荠菜等杂草和采收后的油菜秸秆及时进行清除,并将清除后的废弃物带离生产区域妥善处理。

2.化学防治意见

2.1 蚜虫

蚜虫具有点片发生的特点,宜采用挑治早防的策略。面上防治建议:当有虫株率达到5%左右开始防治,对黄瓜、番茄、辣椒、茄子、十字花科、豆类等作物每隔10-15天防治1次,连续2-3次。用药可选择印楝素、苦参碱、烯啶虫胺、氯噻啉、噻虫嗪、桉油精、溴氰虫酰胺、氟啶虫酰胺、氟啶虫胺腈、吡蚜·螺虫酯、吡蚜酮、除虫菊素、藜芦根茎提取物、金龟子绿僵菌。

2.2 黄曲条跳甲

幼虫防治:黄曲条跳甲的防治重点应该在幼虫阶段,建议播种前,整地时用2亿活孢子/克金龟子绿僵菌颗粒剂每亩用量4–6千克撒施。

成虫防治:苗期1-2片真叶有危害状时即可防治,使用时注意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用药可选择杀虫·啶虫脒、溴氰虫酰胺、溴虫氟苯双酰胺(注:绿色认证不可用)、金龟子绿僵菌、苦皮藤素。


来源:疫控中心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