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葡萄生产管理意见
当前,大棚促成栽培葡萄处于幼果膨大期,避雨和露地栽培葡萄即进入花期,此期主要生产管理意见如下,供参考。
一、大棚促成栽培葡萄
1、加强棚内温度管控:注意通风降温,棚内中午温度保持在25—30℃左右。
2、追肥:追施第一次果实膨大肥,根据目标产量定施用量。目标产量600~750公斤/亩,则复合肥12~15公斤/亩+尿素0~5公斤/亩为宜;目标产量1000公斤/亩,则复合肥15~20公斤/亩+尿素0~5公斤/亩为宜。
二、露地、避雨栽培葡萄
1、除梢定梢:根据不同品种, 每亩新梢控制在2400—2800根之间,除去多余的交叉枝、过密枝。
2、副梢处理:花穗以下的副梢全部抹除,花穗以上的留1片叶子绝后处理。
3、整穗:大花序去掉穗肩2—4个副穗,去穗尖;中花序去1—2个副穗、去穗尖;小花序不动。
4、摘心:主梢摘心掌握在初花期进行,摘心程度控制在花序以上留5—6片叶子为宜。
三、病虫害防治
此期重点做好葡萄灰霉病防治工作,大棚设施的还需兼顾葡萄白粉病防治,个别田块会发生霜霉病。此外,应注意绿盲蝽、介壳虫、蚜虫等害虫防治。具体防治方法见表1。
表1 葡萄花期主要病虫害药剂防治方法(绿色食品)
防治对象 | 防治时期 | 农药名称 | 使用剂量 (倍液) | 施药方法 | 安全间隔期 天数 |
灰霉病 | 病害发病前或初期 | 400克/升嘧霉胺悬浮剂 | 1000倍液~1500倍液 | 喷雾 | 7天 |
发病初期 | 20%腐霉利悬浮剂 | 400倍液~500倍液 | 喷雾 | 14天 | |
发病初期 | 500克/升异菌脲悬浮剂 | 750倍液~1000倍液 | 喷雾 | 14天 | |
病害发病前或初期 | 0.3%苦参碱 | 600倍液~800倍液 | 喷雾 | 10天 | |
病害发病前或初期 | 2亿孢子/克木霉菌 | 200~300克/亩 | 喷雾 | - | |
病害发病前或初期 | 50%啶酰菌胺 | 500~1000倍液 | 喷雾 | 7天 | |
白粉病 | 葡萄病菌侵染初期 | 29%石硫合剂水剂 | 6倍~9倍 | 喷雾 | 15天 |
发病初期 | 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 | 15g/667m2~18g/667m2 | 喷雾 | 7天 | |
发病初期 | 30%氟环唑悬浮剂 | 1600倍液~2300倍液 | 喷雾 | 30天 | |
发病初期 | 36%甲基硫菌灵 | 800倍液~1000倍液 | 喷雾 | 30天 | |
霜霉病 | 谢花后20天 | 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 | 300倍液~400倍液 | 喷雾 | - |
病害发生初期 | 40%烯酰吗啉悬浮剂 | 1500倍液~2000倍液 | 喷雾 | 7天 | |
病害发生初期 | 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 500倍液~800倍液 | 喷雾 | 28天 | |
病害发病前或初期 | 1.5%苦参碱 | 500倍液~650倍液 | 喷雾 | 10天 | |
病害发生初期 | 3亿CFU/克哈茨木霉菌 | 200倍液~250倍液 | 喷雾 | - | |
绿盲蝽 | 虫害发生初期 | 1%苦皮藤素水乳剂 | 30~40毫升/667m2 | 喷雾 | 10天 |
介壳虫 | 虫害发生初期 | 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 4000倍液~5000倍液 | 喷雾 | 7天 |
蚜虫 | 虫害发生初期 | 1.5%苦参碱可溶液剂 | 3000倍液~4000倍液 | 喷雾 | 10天 |
四、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
大棚促成葡萄座果后13-15天,用赤霉素膨大处理。避雨、露地栽培的葡萄保果需在谢花后1-2内进行,膨大处理在座果后13-15天进行。使用浓度严格按使用说明书。附赤霉素使用配制浓度换算表(供参考表2)
表2 1克赤霉素(GA3)配制浓度换算对照表
赤霉素种类 兑水量(公斤) GA3目标浓度ppm | 75%赤霉素水剂 (1克) | 20%赤霉素水剂 (1克) |
50 | 15 | 4 |
30 | 25 | 6.7 |
25 | 30 | 8 |
12.5 | 60 | 16 |
10 | 75 | 20 |
5 | 150 |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