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蔬菜安全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根据气象部门预报,上海于6月19日正式入梅,较去年偏晚2日。根据预测,今年上海梅雨量偏多,6月21日到26日将频繁出现暴雨过程,气温25~30℃,温度和湿度较高,对蔬菜生产不利,需做好全方位应对。
1.清沟理沟,提升排涝能力:由于我区地下水位较高,特别是西部地区,连续阴雨天气造成地下水位上升,使地势较低的蔬菜大棚和露地积水,作物根部受淹,呼吸受阻,造成萎蔫甚至死棵。因此要做好清沟理沟工作,提高排涝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排水出水口保持通畅,并保证不倒灌。有条件的生产主体,在水位过高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小水泵抽水排涝,降低水位。
2.适时通风,降低田间湿度:梅雨季正值各类蔬菜生产旺季,田间湿度过高易使瓜类、茄果类白粉病和疫病等病害高发;设施菜田中闷热高湿也会加剧美洲斑潜蝇、蔬菜蓟马、烟粉虱、黄曲条跳甲等喜温热害虫的发生。设施生产管理中建议适时通风降湿,即使阴天仍需坚持在温度适宜的中午或下午及时通风半小时左右,从而有效降低田间湿度、控制病害的发生蔓延。
3.揭膜淋雨,减轻连作障碍:土壤盐渍化严重的空闲大棚,可在梅雨前将塑料薄膜从大棚上卸下,让雨水冲洗土壤盐分,以避免大棚内出现次生盐渍化现象。
4.病虫害防控:(1)对于美洲斑潜蝇、蔬菜蓟马、烟粉虱和黄曲条跳甲等好发于梅雨季节的小型害虫,绿色防控措施方面可使用黄色诱虫板诱杀,每亩使用量25~30张,黄板放置高于植株顶部约10 cm,连续成片使用,以压低虫口基数,减轻后期虫害的发生;药剂防治上可使用溴氰虫酰胺、乙基多杀菌素和灭蝇胺防治美洲斑潜蝇,使用氟啶虫胺腈、溴氰虫酰胺、螺虫·噻虫啉和金龟子绿僵菌等防治烟粉虱,使用乙基多杀菌素、溴氰虫酰胺、杀虫·啶虫脒、噻虫嗪等防治蔬菜蓟马,使用啶虫脒、溴氰虫酰胺、苦皮藤素、金龟子绿僵菌等药剂防治黄曲条跳甲。(2)对于各种病害,设施菜田须抓住雨势较弱或雨停时开棚通风控湿,遇病毒病则需及时将病株拔除带出棚外妥善处理。药剂方面,可使用嘧菌酯、氟菌·肟菌酯、吡唑醚菌酯、枯草芽孢杆菌、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和蛇床子素防治白粉病;使用嘧菌酯、氟菌·霜霉威、氟啶胺、嘧啶核苷类抗菌素防治疫病;使用嘧菌酯、氟啶胺、氟菌·肟菌酯、肟菌·戊唑醇防治炭疽病;可使用噻菌铜和氯溴异氰尿酸(注:以上2种药剂绿色食品生产不可用)防治软腐病;使用宁南霉素防治病毒病。(3)药剂防治切忌于阴雨天或阴雨过后立即放晴时,增加田间湿度或使液滴汇聚阳光造成作物组织灼伤,宜于雨后放晴一段时间后的傍晚进行。
5.蔬菜生产面临高温挑战可采取以下措施:(1)尽量选择耐高温的绿叶菜青菜品种种植,具体品种可以参考2024年上海市蔬菜主导品种推荐目录。(2)应用遮阳网覆盖,遮阳网具有遮强光、降高温作用,能有效地降低棚内温度。(3)充分利用现有设施,有雾状微喷设施的基地进行雾状微喷,喷水的时候两头通风,达到降低棚温、改善棚内小气候,促进蔬菜生长。
6.灾后自救,减少经济损失:如遇连续暴雨导致田间积水受淹,需及时采收上市正值或接近采收期的蔬菜,在田蔬菜需采取遮阴网覆盖保护2-3天。并根据灾害及生产情况,及时选择生长期短、生长速度快的优质绿叶菜品种原地直播,确保绿叶菜尽快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