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蔬菜病虫害发生及防治要点
进入9月,台风“贝碧嘉”和“普拉桑”先后登陆本市,我区受到台风影响,局部最大风力达13级,直接影响了蔬菜生产,部分生产主体大棚损坏,菜田被淹。灾后存在温度较高与涝害并存,有利于以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红蜘蛛、烟粉虱、蚜虫、蓟马、霜霉病等多种病虫害发生,进一步影响秋季蔬菜生产。目前我区在田蔬菜主要为青菜、鸡毛菜、杭白菜等十字花科作物,在田面积约2700亩,其次为空心菜,在田面积约740亩,茄果类主要为辣椒,在田面积约为350亩,瓜类主要为黄瓜和丝瓜,面积约400亩。
一、病虫害发生情况
1.斜纹夜蛾
广食性蛾类,以幼虫为害各种蔬菜,主要食叶,高龄时也可啃断嫩茎。食性上,斜纹夜蛾偏爱豆科作物、茄科作物和空心菜。
我区9月1日~9月24日间斜纹夜蛾单灯累计诱蛾62.5头,约为去年同期(118.7头)诱蛾量的一半;性诱诱蛾单钵平均诱蛾94.6头,少于去年同期诱蛾量(167.3头)。
2.甜菜夜蛾
广食性蛾类,以幼虫为害各种蔬菜,主要食叶。食性上,甜菜夜蛾偏爱苋菜、各种十字花科作物、豆科和茄科作物。
我区9月1日~9月24日间甜菜夜蛾单灯累计诱蛾101.4头,略少于去年同期诱蛾量(142.8头);性诱诱蛾单钵平均诱蛾53.0头,少于去年同期诱蛾量(99.1头)。
3.小菜蛾
小菜蛾是专食十字花科蔬菜的害虫,以幼虫危害青菜、鸡毛菜、杭白菜、甘蓝等。
我区9月1日~9月24日间小菜蛾单灯累计诱蛾14.4头,少于去年同期诱蛾量(17.4头);性诱诱蛾单钵平均诱蛾8.2头,多于去年同期诱蛾量(2.2头)。
4.瓜绢螟
瓜绢螟是专食葫芦科作物的害虫,以幼虫危害黄瓜、丝瓜等,幼虫食叶,偶尔也食花,高龄时将残叶卷起在其中化蛹。
我区9月1日~9月24日间瓜绢螟单灯累计诱蛾12.8头,少于去年同期诱蛾量(60.0头)。
5.甘薯麦蛾
甘薯麦蛾是专食空心菜、甘薯等旋花科作物的的害虫,以幼虫取食以上作物的叶片,织丝做叶巢藏于其中,发生量大时影响作物商品性。近年由于空心菜种植面积增大,该虫发生量也有增大趋势。防治方面,防治夜蛾类害虫时可兼防该虫。
6.蚜虫
秋季蚜虫主要以豆蚜、甘蓝蚜等种类为主,见于豆类、十字花科作物嫩枝及叶背。
7.软腐病
软腐病为土传细菌性病害,也能借助雨水传播,在高湿条件下易侵染白菜、杭白菜、青菜等表皮嫩质脆的绿叶菜,发病常于植株基部腐烂,流出灰黄色菌脓,并发出恶臭。该病适宜发病的温度范围10~38℃,最适发病温度25~35℃。目前我区台风后受涝害较严重的绿叶菜田已有该病发生。
二、病虫害防控
1.农业措施
对于受涝害的田块应尽快排水控湿,防止病害快速传播。台风后阴雨天较多,保护地应适时通风换气,降低湿度,晚上大棚无需全关闭,留通风降湿的隙缝,防止晚间棚内湿度过高。
2.肥水管理
及时增施、补施叶面肥或功能性肥料,激活作物潜能,调节作物新陈代谢,增加作物活力,提高作物抗逆能力。
3.绿色防控
鼓励使用杀虫灯、性诱剂、食诱剂、诱虫板、防虫网等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
装有杀虫灯的基地,在台风过后应及时检查杀虫灯是否能正常使用,有损坏的及时报修,未损坏的及时开启,并加强日常维护和保养。
在田间挂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性诱诱捕器,以压低虫口基数。按照2~3亩配置1个诱捕器,诱捕器放置高度一般为0.8~1.0米。两种诱芯交叉设置最小间隔距离不得小于20米,最大间隔距离不要大于40米。每2~3天清理一次诱杀的成虫,更换诱芯时不得交叉替换两种诱芯,换好一种诱芯后,要用肥皂清洗后再换另一种诱芯,使用后废诱芯不能随意乱弃在田间,要集中回收埋土。
做好防虫网的应用。台风过后及时覆盖或修复防虫网。防虫网覆盖前清洁田园,配合土壤进行药剂处理效果更佳。覆盖防虫网,四周必须压实,不留空隙,实行全封闭覆盖;人员进出时要随手关门。
4.化学防治
积极使用上海市蔬菜农药重点推荐品种,优先使用生物农药,用药应交替使用,严格控制施药剂量(或浓度)、施药次数,并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
防治甜菜夜蛾等害虫可选用虱螨脲、甲氧虫酰肼、甜核·苏云菌等药剂;防治小菜蛾等害虫可选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茚虫威、苦参碱、苏云金杆菌等药剂;防治黄曲条跳甲等害虫可选用金龟子绿僵菌 CQMa421、噻虫嗪等药剂;防治蚜虫等害虫可选用苦参碱、桉油精等药剂;防治软腐病等病害可选用大蒜素、枯草芽孢杆菌等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