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季番茄病害的发生趋势和防治预报
      一、
  发生程度预报  
截至2月末,我区番茄在田面积329.4亩,大部分处于开花结果期,植株易感病。根据2025年2月初以来对我区番茄的调查,主要病害为灰霉病和病毒病,枯萎病点状发生。
结合全区番茄栽培情况及气候信息,判断灰霉病和病毒病均为轻度发生。
二、预测依据
2.1灰霉病
今年番茄苗期灰霉病始见于2024年12月17日,截至2月20日,株发病率0.5%~7.5%,平均株发病率3.7%,高于去年同期的(3%),与前三年平均发病率(3.4%)基本一致。
表1. 番茄灰霉病近三年同期发生情况汇总
| 发病率/年份 | 株发病率 | 平均株 发病率 | 
| 2022 | 2%~11% | 5.4% | 
| 2023 | 0~3% | 0.9% | 
| 2024 | 0~15% | 3.0% | 
| 三年平均 | 0.7%~9.7% | 3.4% | 
| 2025 | 0.5%~7.5% | 3.7% | 

图 1 番茄灰霉病
2.2病毒病
今年番茄苗期病毒病始见于2025年1月23日,截至2月20日,株发病率0~5.5%,平均株发病率0.6%,略高于去年同期的(0.4%),略高于前三年平均发病率(0.3%)。
表2. 番茄病毒病近三年同期发生情况汇总
| 发病率/年份 | 株发病率 | 平均株 发病率 | 
| 2022 | 未见 | / | 
| 2023 | 0~2.0% | 0.6% | 
| 2024 | 0~3.9% | 0.4% | 
| 三年平均 | 0~2.0% | 0.3% | 
| 2025 | 0~5.5% | 0.6% | 

图 2 番茄花叶病毒病
三、发生趋势分析
今冬我区气候以晴好为主,2024年12月至今仅有6天下雨,环境湿度较往年同期偏低。冬季在昼夜温差不大的情况下,棚内湿度较低,灰霉病等喜湿病害发病率较低,病毒病等喜干燥病害发病率稍高。未来一周,我区将经历明显升温和降雨,2月28日前后白天最高气温降达到20℃以上,昼夜温差超过10℃,降雨和温差导致的冷凝水滴流将造成棚内湿度增大,番茄挂果和阴雨造成的日均光照强度不足将导致植株抗逆性下降,易感病菌,灰霉病、叶霉病和其他喜湿病害发病率可能上升。望各生产单位和各级植保员加强田间巡回调查,及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病害的发生与危害。
4.1加强田间管理
夜间注意保温,内棚应尽可能盖住所有植株,避免透风,冻伤植株;日间气温较高时应逐步开棚通风,降低棚内湿度。棚内灌溉宜于晴好天日间进行,优先采用滴灌方式,保证土壤湿度维持在60%~80%,环境湿度维持在50%~60%。
及时吊蔓,避免植株伏地;及时摘除基部老叶,去除植株冻伤、机械损伤叶片及已有灰霉病发病的叶片,拔除严重冻伤及病毒病发病植株并带出棚外处理,减少传染源,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果期番茄应追施钙肥,加强细胞壁结构,防止裂果或出现脐腐病。
4.2药剂防治
若确有必要使用药剂防治病害,可选用啶酰菌胺、吡唑·啶酰菌胺、氟菌·肟菌酯、嘧霉胺、申嗪霉素和啶菌噁唑防治灰霉病,选用宁南霉素和氯溴异氰尿酸防治病毒病。需注意,啶菌噁唑和氯溴异氰尿酸绿色食品生产不可用。
用药提示:使用药剂时按说明书使用,并注意轮换用药,控制用药剂量和使用频次,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防止农药残留超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