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便民服务>实用技术>种植业>详细内容

2025年上海市果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

发布时间:2025-04-17 16:02:56

根据沪农技〔2025〕13号 2025年上海市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要求,现节选果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一节,供广大果农参考。

2025 年上海市桃树、柑橘、梨树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葡萄病虫害中等发生。为切实做好本市经济作物果树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加强生物防治替代化学防治,推进科学用药增效,制定本技术方案。

一、防控目标

防治处置率90%以上,综合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10%以内,农产品检测合格率100%。进一步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绿色防控覆盖率58%以上。

1、防控策略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综合运用理化诱控、生物防治技术,优化田间生态系统,提高植株自身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选择高效、低风险农药应急防洽,持续提高绿色防控覆盖率,推进科学施药增效。

三、防控重点

重点防控蚜虫、梨小食心虫、叶螨、绿盲蝽、桃蛀螟、梨木虱等害虫,设施栽培作物预防白粉病、灰霉病、炭疽病、霜霉病流行,控制柑橘树脂病,梨锈病、细菌性病害等。

四、防控措施

(一)农艺措施

1. 土壤处理

针对大棚连作障碍,尽量开展水旱轮作。地势较低、容易积水的果园,夏季及时清理沟系,保证排水通畅,降低果园湿度,减轻病害发生。

2. 大棚管理

适时覆盖大棚膜和地膜,选择无滴膜覆膜,保持植株健壮。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及时开棚放风将棚内湿度降低到50%以下,使大棚环境不利病害发生。避免在阴雨天整枝,严格执行消毒处理,使用完毕的嫁接、整枝工具及农机农械要及时进行清洗消毒。及时清理田间老叶、虫叶,一旦发现病株随即清除,避免病原菌传播。采用水肥一体化施肥,以有机肥、生物菌肥为主,适量使用氮肥,适时施用叶面肥。

3. 果园管理

日常要适时修剪和疏果,保持果园通风透光。修剪后大伤口及时涂抹保护剂,防止病害通过伤口侵染。清理田间残果烂叶,避免人为携带和传播病虫。生产结束后,及时修剪病虫枝,同时刮除主干分枝以下粗皮、翘皮和病斑,并彻底清园。对树干主干和主枝基部10~15cm 涂白,增强树势预防冻害,同时消灭树干翘皮缝際中的越冬病虫。在果树萌芽前喷施 3~5波美度石硫合剂,消灭越冬害虫,降低病害侵染几率。

(二)非化学绿色防控技术

1. 性信息素诱控

对绿盲蝽、桃蛀螟、柑橘潜叶蛾、桔小实蝇等,抓住成虫羽化初期,结合作物生育期,田间布设性诱捕器开展性诱防治。3月中旬~4月初梨小食心虫越冬代成虫羽化出土前,在桃树、梨树树冠上 1/3 处的树枝上拧挂梨小食心虫迷向丝,每亩使用33条,持效期可达4个月。

2. 色板诱杀

在害虫初见期悬挂可降解色板诱杀蚜虫、烟粉虱、柑橘粉虱、桔小实蝇、蓟马等。大棚内色板应悬挂在植株上方 15~20厘米,每亩悬挂20~30 张,放蜂时回收。果园中色板挂于树冠外围朝南中间部位,每1~2株树挂1张。害虫发生量较大及时更换,并清理出园深埋。

3.铺设地膜

3月初~9月可在果园铺设地布,有利于降低虫口基数,控制病害发生,抑制杂草生长,且高温季节能够降低温湿度,促进根系生长。大棚可覆盖银黑双色地膜,银色趋避蚜虫、蓟马,黑色防治杂草。优先选用可降解膜。

4. 天敌防控

利用食蚜蝇防治蚜虫,小花蝽防治蓟马,烟盲蝽或丽蚜小蜂防治烟粉虱。悬挂或撒施释放捕食螨防控柑橘全爪螨、二斑叶螨、朱砂叶螨。

5. 多样化栽培

果园可进行行间生草栽培,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降低地表温度,同时为天敌昆虫栖息繁殖提供庇护场所。以白三叶、苜蓿草为主,播种量约2kg/亩。生草草高20~30cm时刈割一次,留高 10cm 左右为宜,及时铲除恶性杂草。也可种植向日葵、玉米等诱集桃蛀螟,并为瓢虫、草蛉等天敌提供食源。

(三)药剂防治

1.桃、柑橘、葡萄、梨病虫害

防治梨小食心虫、桃蛀螟、柑橘潜叶蛾等鳞翅目害虫,轮换选用苏云金杆菌、茚虫威、甲氧虫酰肼、氯虫苯甲酰胺、四唑虫酰胺等药剂。

防治蚜虫、绿盲蝽、木虱等,优先选择苦参碱、印棟素、苦皮藤素、金龟子绿僵菌、松脂酸钠、石硫合剂等非化学药剂。轮换选用双丙环虫酯、氟啶虫胺腈、噻虫嗪等不同杀虫机理的化学药剂应急防治。

防治柑橘红蜘蛛,轮换使用藜芦根茎提取物、矿物油、螺虫乙酯、丁氟螨酯、唑螨酯、乙螨唑、联苯肼酯等。

防治桃褐腐病、褐斑穿孔病、柑橘树脂病、疮痂病、炭疽病、梨黑星病、葡萄灰霉病、霜霉病、炭疽病等真菌性病害,优先选用木霉菌、小檗碱盐酸盐、硫酸铜钙等非化学药剂。轮换选用腈菌唑、苯醚甲环唑、嘧菌醋、丙森锌、啶酰菌胺、双炔酰菌胺、肟菌•戊唑醇、唑醚•啶酰菌、唑醚•氟酰胺、氟菌•肟菌酯、醚菌•啶酰菌、唑醚•代森联等化学药剂。

防治桃树细菌性穿孔病、柑橘溃疡病等细菌性病害,可用枯草芽孢杆菌、春雷霉素、硫酸铜钙、氢氧化铜、中生菌素、宁南霉素进行预防,或选用噻菌铜、噻唑锌等化学药剂防治。

五、注意事项

(一)理化诱控技术应大面积连片使用,注意及时清理杀虫灯、诱捕器的集虫盒、袋,及时更换诱芯、诱饵和色板,保证良好诱杀效果。杀虫灯注意在害虫成虫羽化高峰期和夜问活跃时段使用。引诱不同害虫的性诱捕器应分开一定距离放置。

(二)根据病虫情报结合田间实际开展防治,可适当放宽防治指标,坚决不打保险药。在病虫害发生初期或花果期,优先选择非化学药剂。化学农药应急防治要注意轮换用药和科学安全使用,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注意自身安全防护。

 


来源:农技中心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