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便民服务>实用技术>种植业>详细内容

提高水稻秧苗成活率,嘉定区水稻机插秧育秧建议这样做→

发布时间:2025-05-14 16:19:33

水稻机插秧栽培是近年来我区推广的主要栽培方式,对解决季节矛盾,有效控制稻田草害发生,发挥水稻群体质量栽培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育秧可以壮秧适龄移栽,提高水稻秧苗的成活率,同时减少发病率,为水稻高产、稳产打下基础。

e12950574b604d78a43909a12dfb8246.jpg

育足育好机插秧苗

播前准备

秧田准备

选择排灌、运秧方便,地力肥沃,田面平整的田块作秧田,按秧田与机插大田面积比例1:100来落实秧田面积。精做秧板,要求畦面宽1.5米,沟宽0.25米,沟深0.15米,四周沟宽0.3米、深0.2米。播种前铲高补低,填平裂缝,充分拍实,使秧板面达到“实、平、光、直”的要求。

种子处理

晒种:晒种能打破种子休眠,提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种子处理前,选择晴天晒种1~2天,提高种子发芽率和抗病能力。

 

浸种:每1公斤稻种选用32%戊唑醇·乙蒜素微乳剂2.25毫升进行浸种。根据用种量提前称取药剂二次稀释成800倍液,搅拌均匀。(举例说明:计划浸种100亩常规水稻,用种量为100×4=400公斤,药剂用量为400×2.25=900毫升,用水量为900×800倍=720000毫升=720公斤)。后将晒、选过的稻种,浸入配制成的混合药液中,上下翻动数次,加盖放于阴凉避光处,浸足时间后可捞起直接催芽。浸种时间和药液浓度是保证药效的关键。严格掌握种子量、药量及水量的比例,必须严格按照使用方法来配制药液,不得随意提高药液浓度,以免影响稻种的发芽率或发芽势。浸种时间:日平均气温低于20℃以下时浸足60小时;日平均气温高于20℃以上时浸足48小时。5月底以前浸种的,要求浸足60小时,6月初开始播种的单季晚稻,需浸足48小时,7月份播种的也要浸足36小时。

 

催芽:捞起催芽,谷堆下垫麻袋或稻草、上盖浸湿的麻袋或稻草,既要保温、又要透气。谷堆里插个温度表,观察温度变化:催芽初期“高温破胸”阶段要使谷堆温度升到35℃~38℃,但不得超过40℃,促进“破胸”快而整齐;“破胸”后适当翻种使谷堆温度逐渐下降,待90%的种子“破胸露白”后,置室内摊凉4~6小时,至稻谷表面晾干后可播种。使用种子催芽器催芽应严格按照有关说明要求进行。

适时播种

根据移栽日期确定播种期,秧龄控制在18~22天,一般杂交稻在5月上、中旬播种,常规稻在5月下旬播种。

采用育秧机械流水线播种。

机械化播种作业流程:机械安装调试→机械播种流水线播种→集中叠盘、覆膜暗化出芽→秧田摆盘→覆盖无纺布→揭布炼苗(揭布后可选择防虫网覆盖)→肥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起秧待插

其中水稻育秧机械播种流水线主要作业流程:放入空盘→添加床土(或基质)→耙平床土(或基质)→浇水→播种→覆土(或基质)→耙平→取盘→叠盘覆膜暗化

(1)添加床土。调整机械播种流水线床土厚度2~2.5厘米,均匀铺平。

(2)浇水。水量应浇足浇透,达饱和状态。

(3)播量。每盘播芽谷为杂交稻150~160克,常规稻160~170克。

(4)覆土。覆土要均匀适中,以盖没芽谷为宜。

(5)叠盘覆膜暗化。叠盘暗化可促进一次齐苗。叠盘高度不超过30盘,上面加盖一只播土不播种的秧盘,注意保湿,暗化时间48小时左右,以80%芽鞘顶出为宜。

(6)秧田摆盘,覆盖无纺布。经叠盘暗化的秧苗,应及时移至秧田,并覆盖好无纺布。

秧田管理

■水浆管理。2叶1心前应建立平沟水,保持盘面湿润不发白,盘土含水又透气,以利于秧苗盘根;2叶1心后干湿交替,促根系生长,栽插前2~3天排水蹲苗,如遇高温天气,应勤灌跑马水,做到日灌夜排。

■揭布炼苗。齐苗后,当秧苗龄达2叶1心至3叶时,即可揭布炼苗。揭布炼苗原则是“阴天傍晚揭,晴天早晨揭,小雨雨前揭,大雨雨后揭”,揭布后视情况及时补充水分。

■追施断奶肥。揭布后,亩用尿素5公斤兑水500公斤(每盘折尿素2克)于傍晚洒施或均匀浇施。

■做好病虫草防治。秧田期应根据病虫发生情况,一般在秧苗2叶期后及时做好稻蓟马、灰飞虱、稻象甲等常发性病虫防治工作,并做好杂草、杂株拔除工作,保证秧苗纯度。对于早播秧田要求揭布后用40目防虫网覆盖。

■施好起身肥,用好起身药。移栽前3~4天,视秧苗长势施用起身肥。亩用尿素4~5公斤兑水500公斤,于傍晚洒施,若秧苗叶色浓绿可免施。

 


来源:农技中心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