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便民服务>实用技术>种植业>详细内容

2025年春季烟粉虱和美洲斑潜蝇发生趋势与防治预报

发布时间:2025-05-20 10:42:03

一、虫情发生程度预报

结合我区各测报点3月1日~5月13日的调查数据综合分析,预测我区今年春季烟粉虱偏重发生,美洲斑潜蝇中等偏轻发生。

二、当前发生情况

2.1烟粉虱

今年我区烟粉虱始见期3月31日,较去年偏晚5天。黄板诱虫累计单板诱虫量124.2头,较去年同期诱虫量(80.9头)偏多53.5%,较前3年同期平均诱虫量(83.2头)偏多49.3%,较前5年同期平均诱虫量(73.1头)偏多70.0%。黄板诱虫量在5月7日后明显上升,5月7日~13日单板诱虫61.8头,占总诱虫量的49.8%。大田调查见番茄、辣椒等作物叶背已有若虫。

2.2美洲斑潜蝇

今年我区美洲斑潜蝇始见期为4月13日,较去年偏晚约30天。截至5月13日全区豇豆田内有虫株率2%~19%,平均有虫株率7.0%,为去年同期平均有虫株率(15.3%)的45.7%,较近3年平均值(17.5%)偏低60%,较近5年平均值(27.1%)偏低74.2%。平均百叶虫道数23.8条,为去年同期数量(63条)的37.78%,较近3年平均值(68.7条)偏少65.3%,较近5年平均值(62.8条)偏少62.1%。

53a8efd4c130489eb7e536eea2f2ecbf.png

2.2美洲斑潜蝇

今年我区美洲斑潜蝇始见期为4月13日,较去年偏晚约30天。截至5月13日全区豇豆田内有虫株率2%~19%,平均有虫株率7.0%,为去年同期平均有虫株率(15.3%)的45.7%,较近3年平均值(17.5%)偏低60%,较近5年平均值(27.1%)偏低74.2%。平均百叶虫道数23.8条,为去年同期数量(63条)的37.78%,较近3年平均值(68.7条)偏少65.3%,较近5年平均值(62.8条)偏少62.1%。

73509c991b284bc287d2db4f194df53d.png

三、发生趋势分析

今年4月至5月上旬气候干旱少雨,平均最高温度27℃,较去年同期偏高约5.0℃;平均最低温度13.8℃,较去年同期偏高约0.5℃;总降雨天数仅5天,降雨量约5.17mm,仅为去年同期量的约1/38。今年早春的多次极端低温天气对虫害越冬产生不利影响,造成今春美洲斑潜蝇较往年偏晚、发生程度偏低。未来10天,我区将经历明显升温过程,平均最低温度接近20℃,平均最高温度约28.4℃。高温少雨有利于烟粉虱和潜叶蝇的生长发育和扩散,烟粉虱已进入发生始盛期,美洲斑潜蝇预计将进入发生盛期。望各镇、各基地植保员认真巡查,及时了解发生动态,组织好适期防治。

四、防治意见

4.1烟粉虱

田间有虫株率达到10%,可开始进行防治,以番茄、辣椒、茄子、黄瓜、豆类、十字花科等作物为主。药剂可选用氟啶虫胺腈、溴氰虫酰胺、螺虫乙酯、螺虫·噻虫啉、金龟子绿僵菌等。喷施农药时应利用烟粉虱在清晨聚集于叶背且不活跃的习性,喷到叶背。同时注意掌握好安全间隔期与药剂的轮换使用。前期配合使用黄色诱虫板,可以减少田间虫口基数。种植鼠尾草等唇形科香料作物的基地需注意香料作物上烟粉虱的防治,并做好香料作物种植大棚和茄果、瓜类和豆类作物大棚的隔离。

4.2美洲斑潜蝇

潜叶蝇成虫羽化、产卵始盛期为防治适期。防治对象田主要有番茄、茄子、刀豆、豇豆、豌豆、扁豆、芸豆、黄瓜、冬瓜、丝瓜、生菜、甘蓝、青菜、芥蓝、葱等,田间有虫株率达5%时即可防治。可选用灭蝇胺、乙基多杀菌素、溴氰虫酰胺、虱螨脲、噻虫嗪等,注意轮换用药,并严格按照安全间隔期使用。作物移栽种植时可适当使用地膜覆盖,减少落土化蛹。全程可配合使用悬挂全降解黄色诱虫板,每亩用量25~30张,根据田间虫口基数适当调节。

用药提示:使用药剂时按说明书使用,并注意轮换用药,控制用药剂量和使用频次,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防止农药残留超标。

 


来源:农技中心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