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情简报(大暑)
一、苗情分析
据“大暑”节气全区苗情汇总,本期苗情总体特点表现为:分蘖增速趋缓、生育进程较慢、株高较低。
1、分蘖增速趋缓
机穴播亩总苗数29.6万,较上期增1.9万;机插稻亩总苗数25.7万,较上期增1.5万。本期亩总苗数26.9万,较上期(“小暑+”节气)21.2万增5.7万,总苗数比去年同期减0.4万,较前三年平均减1.8万。
2、生育进程较慢,株高较低
本期叶龄平均10.1张,较上期增1.3张,较去年同期减0.2张,较前三年平均减0.3张。苗高为56.0厘米,较上期增14.5厘米,比去年同期减1.5厘米,较前三年平均减3.0厘米。
二、下阶段管理措施
当前水稻生长已进入分蘖后期,管理重点应围绕“稳长、壮杆、保丰收”的目标,切实抓好下阶段肥水管理措施的落实,为夺取今年水稻稳产打下基础。
1、水浆管理
正常田块继续搁田,控制无效分蘖是当前主要任务。对于部分总苗数超过45万,叶龄9叶以上的田块,应立即采取重搁田方法控制无效分蘖。对于总苗数偏低的田块,搁田可持续到7月底至8月初。对于搁田后苗数明显下降,叶色褪淡的田块应及时复水,采用间歇灌溉方法,结合病虫防治做好水浆管理。一般情况下,灌一次水,保持2-3天,自然落干,充分透气后,再灌一次水层,如此反复,至剑叶抽出建立水层。
2、肥料管理
对于绿色认证和“卖大米”为主的优质稻产业化生产区域:
长粗肥:以施复合肥为主。应结合水稻搁田控苗措施的落实,在最后一次重搁田前施入,每亩复合肥折纯氮1.2~2.25kg,要求带肥搁田。
穗肥和粒肥:建议少施或不施穗肥。可根据后期长势长相,在孕穗初期或扬花后期进行根外追肥,叶面喷施有机水溶肥料、或氨基酸水溶肥、或复合微量元素肥等。
对于“卖稻谷”为主的水稻种植区域或田块:
可少施或不施长粗肥,以后期直接施穗肥方式满足水稻生长后期对养分的需求。
穗肥和粒肥:以施复合(混)肥为主。提倡1次施用,以施“促花肥”为主,宜早不宜迟。一般要求在主茎第一节间定长、第二节间迅速伸长,约倒3叶露尖时施入,每亩施复合(混)肥5~10 kg。
3、病虫防治
近阶段是水稻病虫害发生高峰时期,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应按照植保部门技术指导意见,按时进行统防统治,切实做好防治工作。
2025年单季晚稻苗情(大暑)
类型 | 基本苗/万 | 总苗数/万 | 苗高/cm | 叶龄/张 | 绿叶/张 | |
机插秧 | 常规品种 | 6.8 | 27.4 | 54.1 | 9.8 | 4.2 |
杂交品种 | 5.8 | 24.9 | 59.6 | 10.3 | 4.5 | |
加权平均 | 6.1 | 25.7 | 57.8 | 10.2 | 4.4 | |
机穴播 | 常规品种 | 7.1 | 31.7 | 50.6 | 9.9 | 5.1 |
杂交品种 | 6.4 | 24.6 | 54.4 | 10.2 | 4.2 | |
加权平均 | 6.9 | 29.6 | 51.7 | 10.0 | 4.9 | |
加权平均 | 6.4 | 26.9 | 56.0 | 10.1 | 4.6 | |
2024年 | 6.4 | 27.3 | 57.5 | 10.3 | 4.7 | |
2023年 | 6.4 | 29.8 | 59.7 | 10.6 | 4.9 | |
2022年 | 6.1 | 28.9 | 59.8 | 10.2 | 5.0 | |
前三年平均 | 6.3 | 28.7 | 59.0 | 10.4 | 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