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一段蔡浜故事 聊一聊“我与嘉定乡村振兴”
“作为一名农技推广工作者,我能为嘉定乡村振兴做些什么?”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更好地发挥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工作的先锋模范作用,嘉定区农技中心党总支于4月11日开展了“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 喜看新农村变化”主题党日活动,组织中心党、工、团干部27人组团参观学习了青浦区金泽镇新农村建设,通过看乡村、学技术、谈感想,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看一看美丽乡村。学习团首先来到金泽镇蔡浜村。该村坐落在淀山湖北侧的最东首,三面环水,素有“水中蓬莱岛”的美誉,蔡浜村先后荣获了全国文明村、全国生态文化村、上海市美丽乡村示范村等多项殊荣,2017年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特色民居村)。跟随讲解员的引领,大家参观了蔡浜村的村宅村居、家风家训长廊、休闲湿地公园,一路粉墙黛瓦、水清岸绿,一路聆听蔡浜村“阿婆茶”故事,感受“村美、民富、人和”的民俗风情和文化品位。而作为农业工作者,大家此行的关注点则是农田果林建设、村容村貌建设如何与农民增收致富相结合?
学一学先进技术。都说,嘉定有虾稻米,青浦有鸭稻米。下午学习团一行专程来到上海西翼农业专业合作社蔡伯伯生态农庄参观取经,学习鸭稻共生的生态种植模式。该社占地30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集农田、果林和鱼塘为一体,主打产品为无农药鸭稻米,南粳46的稻谷品种。指着湖面上优哉游哉的鸭子,合作社负责人介绍道:“我们这里一年稻一批鸭,动物和植物同生共作。利用鸭子在田间生活、栖息,捕食昆虫、杂草和少量谷物的习性,有效地清除田间杂草,不施用动物粪肥,以茭白叶、豆科绿肥和秸秆发酵肥为主;病虫害防治采用绿色防控,在大田投放智能太阳能杀虫灯,通过灯光作用杀死成虫,控制虫害基数。整个种植过程不使用农药和化肥,确保小鸭子健康成长的同时,也培育出高品质的无农药稻谷。”合作社不仅注重保护上海水源地生态环境,还安排每周一次残疾人就业以回馈社会,安排其做农田周边劳作,提供午餐、发放福利。
谈一谈乡村振兴。实地参观结束,进入主题大讨论环节。大家汇聚一堂,围绕“我能为嘉定乡村振兴做些什么”,畅所欲言,聊工作、聊收获、聊嘉定新农村建设。粮油条线的小张说:“今天参观了蔡浜村新农村,听了蔡伯伯的介绍,感触颇多。他主动转变工作思路,顺应市场发展,顺势而为,通过稻田养鸭、稻田养蟹等生态种植,300亩土地年收益达200万元,其爱心助残彰显社会担当,这就是新型职业农民的典范——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有担当。我们也要加大示范宣传力度,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绿色兴农、质量兴农,推动我区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植保条线的小顾谈到:“当前现代农业设施设备、农业新技术以及经营管理、社会责任、生态环保等新理念逐步引入到农业生产中,这些都迫切需要农民高素质职业化。但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留在农村的人员整体素质偏低。所以,作为技术部门,我们有责任把‘怎么种地’教会他们,可以综合运用现场实训、集中办班、入户指导、田间咨询等多种方式,宣传推广普及先进农业实用技术,提高嘉定农民的整体素质。”一直奋战在业务一线的团员小须提出建议:“扩大建立优质、绿色农产品示范区,以点带面,加快良种良法的引进试验与示范推广,提升我区特色农产品品质与品牌知名度,真正做到让农户种的省心,让百姓吃的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