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图片新闻>详细内容

嘉定外冈:农民自己产粮自己收

发布时间:2019-11-27 10:38:49

伴随收割机的轰鸣,嘉定的秋收即将进入尾声。截至11月25日,来自嘉定区农业农村委种植业办的数据显示:今年嘉定7.7万亩水稻,收割进程已达96.8%,绿肥播种比例达99.9%,秸秆0焚烧。

作为嘉定区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街镇,日前,外冈镇的秋收任务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来到万亩良田,只见3台久保田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驰骋,金灿灿的南粳46稻米被收入“粮仓”中。今年外冈镇水稻的亩产在1100斤左右,预计月底前将完成收割。

285c8ff4a52948cc9a3ff2885b49e2d1.jpg

农场主也是农机手

外冈镇的收粮模式比较特殊,外冈粮食合作社与外冈农机合作社隶属同一套班子,均为国家级合作社示范社。在这里,45个家庭农场主同时也是农机手,既能熟练操作农业机械,又具有种植粮食作物的经验能力,除了自家的粮自己收外,也为全镇的14个行政村、2.1万亩粮田提供农机耕种收、植保、秸秆还田等订单作业服务。

fa5fe0529aa94fbab7646c48a07f5365.jpg

合作社成立了4个农机作业小组,每组根据各片区面积由10-12个家庭农场组成,确定1名组长,负责督促指导本组的农机作业和田间管理。以“合作社+互助小组+家庭农场”经营模式,按照合作社的片区划定、机具调配和督促考核。农机作业+粮田种植的“机农合一”经营模式不仅解决了家庭农场经营者缺乏现代农业生产的知识、机械化操作能力的难题,还解决了家庭农场劳动富余和农忙时农机作业机手不足的矛盾,更大幅提高了家庭农场主的农业收入。

2018年,农机、粮田经营管理“双肩挑”的社员收入平均达到10万元左右,加上合作社为社员缴纳的“三金”,社员人均总体收入可达13万元,使从事农业成为了一份体面的职业。合作社实现农机服务收入500万元,全镇水稻耕收机械化率达到100%,种植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值得一提的是,农机合作社农机手的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

“外冈”牌大米声名远扬

为打造农产品品牌,合作社注册了“外冈牌”大米,对生产加工的大米进行正规包装销售,获得了绿色农产品认证,近年来,知名度不断上升。

“外冈大米”实行统一营销,零售和团购并行,通过微店、农展会、田间日等活动推销,定点供应外冈及周边镇的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和农家乐,2018年全年销售额近百万元,经测算每亩比原来增效近600元,成功实现了从“卖稻谷”到“卖大米”的转变。

2aa6258bb68f49bea11ccff9b1ba6b11.jpg

外冈牌大米也多次在“上海市优质稻米评比暨市民最喜爱本地新大米颁奖典礼”中获得奖牌。在“上海地产优质大米品鉴评优会”上,外冈牌“南粳46”优质大米获得铜奖。在刚刚落幕的2019年嘉定第四届地产优质大米品鉴会上,外冈牌大米再次摘得“铜奖”。

科学作业管理

粮食合作社会按照区农业管理部门公布的优质肥料、高效农药推荐目录,使用统一配发的化肥农药,或选择有资质的供应商定点统一采购,来保证农业生产投入品质量,同时积极与镇农业部门合作,指导社员和农户发展绿色农业,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

农机合作社严格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健全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实行规模化生产、集约化运作、市场化经营模式,加强农机机务管理,推行农机“一用就管”制度,实施“一机一档”,统一调度、统一作业、统一维修保养,做到机手、机械与农时农事配合配套。社员们在农忙时从事农机全程化作业,农闲时管理承包的粮田,提高了农机装备利用效率,增加了生产作业收入,取得了显著成效。

79c965fce755456ca312d5f227b4592b.jpg

春耕备耕、三夏、三秋等农忙开始前,合作社会与镇农业服务中心沟通联系,召开联席会议,与各村签订农机作业服务协议,统筹协调农机作业需求,科学制定作业计划,合理安排作业进度。

为了解决家庭农场主晒粮难的问题,合作社与外冈镇粮管所合作,在镇万亩良田区域建设粮食烘干中心,配置600吨粮食烘干设备,为全镇2万多亩粮食作物提供便捷、优质的烘干作业服务,实现了“粮食不落地”的一站式综合农事服务体系。

来源:外冈镇 【打印正文】